關鍵詞: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程序銜接
我國臺灣地區著名行政法學者蔡*方先生曾言:"訴愿與行政訴訟制度,均系用以救濟人民受行政權之侵害,以求其復原,從其目的而言,均屬相同,并不因前者為自律、后者為他律,前者欠缺獨立性保障,而后者適用審判獨立,在其救濟價值有根本之差別。"[1]事實上,自近代以來,各國行政法治的經驗均已顯示:作為行政法領域兩種最重要的糾紛解決機制和權利救濟路徑,只有通過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有機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制度價值,進而實現對公民基本權利的"無漏洞"維護。由此可見,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在程序上的銜接應當成為行政法學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鑒于我國學界對這一問題殊少關注,本文擬在比較研究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重構我國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程序銜接關系的理論設想,希冀引發學界同仁更為深入的思考。
一、域外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程序銜接之典型模式
從世界范圍來看,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程序銜接關系的設置主要有以下三種代表性的模式:
(一)以窮盡行政救濟為原則的"美國模式"
美國在對待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銜接上,采取的是"窮盡行政救濟原則",即"相對人對其所受的損害,在可能通過任何行政程序途徑取得救濟以前,不能取得司法救濟"。[2]也就是說,行政救濟是司法救濟的必經階段,只有當所有的行政救濟手段都不能解決相對人與行政機關之間的糾紛時,相對人才能夠尋求司法救濟。在美國就有這樣一個案例,某公司接到全國勞資關系委員會的申訴通知,稱該公司卷入了不正當的勞動業務。該公司認為其沒有從事州際間的商業活動,因而全國勞資關系委員會對其沒有管轄權。盡管該公司聲稱強迫其參加不必要的聽證會使其蒙受不可彌補的損失,但其試圖獲得即時司法救濟的努力仍然被擱置。[3]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填報贍養老人支出條件范圍
2021-01-14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