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安機關依法決定和執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別規定的公安機關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時間和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的總和。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10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根據公安部《規定》第110條規定,流竄作案,是指跨市、縣范圍連續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結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拘留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要求解除拘留。經審查情況屬實的,應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拘留。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應當書面答復申請人。
公安機關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辦單位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然后由提請批準拘留的單位負責執行。
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的案件,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決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拘留的決定書送交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負責執行。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決定拘留下列有特殊身份的人員時,需要報請有關部門批準或者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保險追訴有期限嗎
2021-02-26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涉外婚姻孩子如何上戶口
2021-01-13委托事項和權限范本
2021-02-28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