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滿足逮捕條件的,在看守所32天會逮捕
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這一規定明確了逮捕的三個條件,即: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逮捕條件中最基本的條件,也是實踐中較難掌握的條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實體事實的要求,即要有“犯罪事實”,一個是對證據的要求,即要“有證據證明”,即該“犯罪事實”是有“證據”證明客觀存在的。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才能正確理解“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所謂“有犯罪事實”是指:①發生了犯罪行為;②有明確的實施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對犯罪事實的要求也不同。在偵查階段考慮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時,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如何量刑,也不是如何定罪,而是是否應該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所以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只要求兩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犯罪行為——解決了適用逮捕措施的客觀基礎問題;是犯罪嫌疑人所為——解決了逮捕措施的適用對象問題。至于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內容,在適用逮捕措施時不必證明。這里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因為有一個犯罪事實即是“有犯罪事實”,即符合了逮捕條件關于實體事實的要求,沒必要再去證明有多起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是指證據確實,可以相互印證。《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13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一規定表明逮捕犯罪嫌疑人,從證據的量上講要求“充足”,否則便不符合逮捕條件。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逮捕的第二個條件是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逮捕在犯罪嚴重程度方面的要求。雖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如果根據這種犯罪事實只可能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則仍然不能對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規定為逮捕的條件之一,是根據罪刑相當原則提出的。確定一個人的刑罰要罪刑相當,同樣,在刑事訴訟中采取強制措施,也要考慮與其所實施的犯罪相當。逮捕是剝奪犯罪嫌疑人自由的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逮捕的羈押期限要折抵刑期;但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在刑事訴訟中便沒必要把他逮捕羈押起來。從各國關于逮捕的規定看,也都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作為逮捕的一個條件,有的國家甚至規定可能判處1年或者2年以上刑罰的才能予以逮捕。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肯定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如何判斷是否可能判處以上刑罰,主要根據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實踐中,如果根據當時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判斷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要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但人民法院審判時綜合考慮其他量刑因素,判處被告人徒刑以下刑罰的,不能認為是錯捕。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
即使犯罪嫌疑人已具備前兩個條件,仍然要考慮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是否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可以保證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認為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便是無逮捕必要,不能逮捕犯罪嫌疑人。實踐中忽視逮捕的第三個條件的現象比較嚴重,應該引起對這一條件的注意。
所謂“社會危險性”主要是指逃避、阻礙偵查、起訴、審判的可能性和繼續犯罪的可能性,應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考慮:①案件的性質。一般來說,案件性質嚴重,作案人的主觀惡性大,其社會危險性也大,被判處的刑罰也重,作案人也容易毀滅證據、偽造證據、串供、逃避偵查和審判,繼續犯罪甚至自殺。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情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情況是指他在犯罪前后的表現及其個人情況。如:多次犯罪還是偶然犯罪;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一貫表現;有無固定職業;犯罪時的年齡;犯罪后有無悔罪表現,等等。一般來說,累犯、慣犯或有前科的人,其社會危險性要大于偶然犯罪的人;故意犯罪的人,其社會危險性要大于過失犯罪的人;成年人的社會危險性要大于未成年人;犯罪后毫無悔罪表現的人,其社會危險性要大于有悔罪表現的人。③案件的其他情況。案件的其他情況包括:同案人是否被抓獲;案件中重要的證據是否已收集在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知道舉報人、證人的姓名和住址,等等。如果同案人未被抓獲,有些重要證據尚未收集在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隱匿證據、偽造證據、毀滅證據的可能性就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知道舉報人、證人的姓名和住址,其進行報復、繼續犯罪的可能性就大。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成生律師,男,漢族,中共黨員,執業證號12205200210566592。2002年——2016年執業于96101部隊法律顧問處,處理過大量涉軍維權案件,現為通化市昱誠律師事務所職業律師。對預防糾紛發生、減少當事人訴累,有獨到經驗。 當前業務強項:擔任政府機關法律顧問,商事合同審查與訴訟,有處理應急突發問題、歷史遺留疑難問題的豐富經驗。經常處理家庭婚姻、交通事故、拆遷承包糾紛、工亡討薪糾紛等常見案件。 電話:13943571065 人生格言——“人生目標是應該通過堅守信念,而不是屈服來實現的。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我從未放棄!盡管這條路注定會走得很艱難,很孤單,但是上天不會辜負每個人的勤奮和堅持!”
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