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存在的問題
(一)超越法定的條件隨意變更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逮捕條件是: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該條第二款還規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方法。既然在檢察機關批準逮捕階段是符合逮捕條件的,那么,在執行逮捕后既沒有患嚴重疾病,又沒有懷孕或哺育嬰兒,要變更強制措施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那就是超越法定的條件隨意變更強制措施。
(二)有權變更強制措施的部門多
在基層政法機關,有權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部門多,環節多。公安機關在刑事案件的捕后偵查階段,檢察機關在自偵案件的捕后偵查階段或在刑事案件的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階段,均可以自行決定將逮捕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從而將犯罪嫌疑人予以釋放。而且,這些變更的機關或部門變更強制措施的權力歸屬范圍廣,各主體具有完全自由,他們不需要其他單位的配合或者批準即可自己作出變更決定。這種現象直接導致強制措施的變更雜亂無序。
(三)違反法定程序變更強制措施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被逮捕的人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但在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對有些案件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很快,甚至存在在執行逮捕的次日或當日即將犯罪嫌疑人取保的現象,在變更之前和變更之后均不通知檢察機關,嚴重違反了法律的規定。
(四)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缺位
目前,檢察機關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缺乏力度。筆者認為,究其原因,一是法律的制定不夠完善。我國的刑事訴訟法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程序均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對發現捕后隨意變更強制措施的違法行為如何糾正也沒有規定;二是檢察機關受人力、財力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偵查監督部門將有限的力量投入到審查批捕的職能上,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無法深入細致開展;三是檢察機關內部還存在不敢監督、不善監督、監督不到位的問題;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產生的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規定?
2021-01-24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