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羅*毑丈夫幾年前去世了,留有一房屋自己居住,卻不料大兒子張某通過虛假的死亡證明、偽造的放棄繼承房產的聲明等材料,在公證處進行公證,證明她已于2010年因病在長沙死亡,而她的小兒子放棄房產的繼承權。而后,張某據此完成了房屋的產權過戶手續,并將房屋抵押給鄭某,從鄭某這里拿了一筆錢去還債。
羅*毑說,她的房子是當年用自己和丈夫的工齡折算后買下的單位福利房,是夫妻的共同財產。丈夫去世后,“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我應該對涉案房屋享有三分之二的份額,而大兒子和小兒子分別享有六分之一的份額。”
羅*毑說,公證處的公證現在已經撤銷,她希望通過打官司,確認對房產所有權的份額,同時希望法院能確認第三人鄭某的抵押權無效。
法庭辯護:
11月28日,庭審預定從上午9點開始,但直到9點20分,張某還沒有到庭,法官進行了缺席審理。法庭上,“房產抵押是否有效”成為辯論焦點。羅*毑的代理律師認為,涉案房產在未進行分割之前,應當屬于3人共有,張某通過非法方式變更房屋產權,不能產生法律效力。他還認為,不管鄭某與張某是否存在惡意串通,鄭某取得的抵押權均無效。
鄭某代理律師則辯稱,張某與鄭某之間有真實的借貸關系,簽訂了合法有效的抵押合同,并辦理了有效的抵押登記,抵押權有效。他還提出,羅*毑應該將公證處列為共同被告,與張某一起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而不是在此主張抵押無效。
省司法廳公證工作管理處:公證機構應審查證明材料真實性
公證機構、公證員在辦理公證時,應當審查提供的證明材料是否真實、合法。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連帶賠償責任;公證機構賠償后,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如果公證員明知對方提供的證明是虛假的,仍然出具公證書,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公證員若無出具虛假公證的故意,則應認定為過失,一般由公證處進行內部處理,將影響公證員個人考評。他提醒公證人員,應仔細審核材料,以免影響公證機構的公信力。
律師:抵押是否有效分兩種情況
目前,公證處已撤銷這份公證,那么房產過戶和房產抵押是否有效?律師認為,盡管公證已被撤銷,但在法律上,要回房子仍然存在一定困難。
“公證無效,過戶也無效,但抵押是否有效分兩種情況。”劉-明律師說,如果抵押權人對于張某弄虛作假的過程不知情,則是善意第三人,房子所有權已抵押,應被認定有效;對此造成的實際損失,羅*毑可以起訴兒子索賠。如果有證據證明抵押權人對于作假過程知情,羅*毑可以主張取消抵押權,要求返還房屋。
相關法律知識: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
《公證法》第十一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托、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證據;
(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愿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第十二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可以辦理下列事務:
(一)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公證機構登記的事務;
(二)提存;
(三)保管遺囑、遺產或者其他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物品、文書;
(四)代寫與公證事項有關的法律事務文書;
(五)提供公證法律咨詢。
第十三條公證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
(二)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
(三)以詆毀其他公證機構、公證員或者支付回扣、傭金等不正當手段爭攬公證業務;
(四)泄露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五)違反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公證費;
(六)法律、法規、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發生海難事故怎樣才能減少海洋污染范圍
2021-02-10小區相鄰侵權賠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01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