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民事上訴案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方便群眾訴訟的原則,可以在本法院進行,也可以派出法庭到案件發生地或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就地進行。
法律咨詢:
您好,二審案件的審理期限如何規定?
律師解答:
第二審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一個月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下列情況的,經高級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一個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相關法律知識: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民事上訴案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方便群眾訴訟的原則,可以在本法院進行,也可以派出法庭到案件發生地或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就地進行。合議庭對上訴案件,一般應當開庭審判。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后,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判的,也可以逕行判決。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上訴案件,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的第二審程序。第二審程序沒有規定的,則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不得適用〖HTK〗簡易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的上訴案件,經過審理,可以按照下列情況,分別加以處理:
①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②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是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③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于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參照上述原則,分別加以處理,但一律使用裁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送達當事人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不得再行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審理后所作的判決、裁定,不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依法上訴。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上訴案件,也要貫徹著重〖HTK〗調解的原則,凡是能調解的案件,都要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即制作調解書,寫明爭議的事實和協議的內容,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原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應即視為撤銷,按照調解書的內容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財產公證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07臉部骨折工傷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12國有劃撥安置地是否可以買賣
2020-11-21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鹽城商店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