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取保候審機關所應履行的職責
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令第35號發布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明確:
執行取保候審的派出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監督、考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有關規定;
(二)監督保證人履行保證義務;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及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及時告知決定機關;
(四)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十日前,通知原決定機關。
執行取保候審的派出所應當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定期報告有關情況并制作筆錄。
取保候審必須要派出所簽字嗎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于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的,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執行取保候審的派出所可以責令被取保候審人定期報告有關情況并制作筆錄。
《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取保候審由誰決定
根據法律規定,公、檢、法機關都有權采用取保候審。在程序上又分為:一是公、檢、法機關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直接主動地采用取保候審;二是根據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所聘任的律師的申請或者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請,決定取保候審。可見,取保候審的決定權在公、檢、法機關。決定取保候審后,由辦案人員填寫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取保候審通知書,經部門負責人審核,由領導簽發。再由承辦人員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證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告知其各自應當遵守的規定及承擔的義務,違反規定和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等,并要求其出具保證書并簽名或者蓋章。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
執行取保候審機關所應履行的職責是什么?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要能夠遵循相關的規定,如果有違反相關規定的情況將可能終結取保候審。對于執行取保候審機關權利和義務不太清楚,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可以找律霸網在線律師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處分權的債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11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16遇到電力公司協助斷電逼遷,如何維權
2021-01-26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公房拆遷標準和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