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所有人的物體就是無主物,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可能經常可能拾到無主物。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無主物的處理需要根據法律來處理,并不是直接就歸屬于拾得人的。那么,按照物權法無主物處置方式是怎樣的?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來具體了解下相關的內容。
一、無主物
無主物,是法律名詞,意思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
二、無主物的處理
無主物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拋棄物等。無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無法明確所有人,而不是指訟爭之物。對于無主物,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時,按先占原則取得所有權,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如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按照《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拾得人不能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拾得人應當將拾得物交還失主,或者交給公安機關。如果已經確認拾得物是無主物,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對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四條也已明確規定應當參照拾得遺失物的規則處理,能夠交還權利人的,返還權利人,不能返還的,送交公安機關。而在民法中的定義,遺棄物也就是無主物。
當然,《物權法》第46條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屬于國家所有。礦藏只能成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不能成為集體所有權和個人所有權的客體,此項規定對加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壟斷地位,鞏固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有重要作用。然而類似小塊的礦石、玉石等物普通個人發現的概率本身不高,發現的絕對數量也極為有限,確定此類物的無主物地位根本不足以對國家重大利益構成威脅。國家適當減少對此類物的所有權范圍,確定其無主物地位,反而會減少糾紛降低法律成本。
因此,當我們在面對遺棄物和無主物時,首先要判斷其本應屬于哪一類,如若涉及到以上應歸屬于國家的物質,那么應自覺上繳于國家,不能私自占有。但如若是一些普通的物品,這個時候的處理方式多種多樣,只要在不違背法律,不涉及道德的情況下,自己隨意處理就好。
其實在民法中會依據先占原則處理,也就是誰先占有誰就能取得所有權,但是遺失物不能按照這樣的情景處理,遺失物的所有權仍然是失主的,需要注意的是礦藏等資源原本就屬于國家所有。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無主物歸屬界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