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后或者在訴訟程序中自行收集的證據;
(二)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剝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或者聽證權利所采用的證據;
(三)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訴訟程序中提供的、被告在行政程序中未作為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證據。
哪些證據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在訴訟中,法官會根據法律的規定和司法經驗去判斷證據的真偽,只有那些真實的、客觀的、合法的、與案件事實具有關聯性的證據材料才會被當做定案根據。那些不真實的、非法的、與案件無關的證據材料,法官是不會采信的。證據能否作為定案依據,要根據案件的性質以及適用的程序法來考慮。在三大程序法只有《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作出了禁止性規定,《民事訴訟法》未作出禁止性規定。
一、《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否則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對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作出的鑒定結論,經質證后,認為有疑問,不能作為定案根據的,可以另行聘請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醫院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第六十一條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下列證據材料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一)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
(二)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材料;
(三)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
(四)當事人無正當事由超出舉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材料;
(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以外或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形成的未辦理法定證明手續的證據材料;
(六)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無其他證據印證,且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的證據的復制件或者復制品;
(七)被當事人或者他人進行技術處理而無法辨明真偽的證據材料;
(八)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證人提供的證言;
(九)不具備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其他證據材料。
在發生證據運用的時候如果想要爭取合理的賠償的話,建議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了解更多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開發商可以抵押嗎
2020-12-03如何判斷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07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