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問題
一、濫用取保候審,放縱犯罪
有些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明顯構成犯罪,且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不足以防止其繼續危害社會,并有礙于刑事訴訟的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本應依法對犯罪進行拘留和逮捕,但有時出于庇護親友、或討好領導、或貪圖錢財女色,而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犯罪嫌疑人一旦取保候審獲釋后,即逃之夭夭,或心安理得地過著消遙自在的生活甚至繼續違法犯罪。由于當時取保候審的目的,是為了不追究刑事責任,往往放縱了犯罪。
二、濫用取保候審,冤屈無辜
有些刑事案件,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的強制措施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已排除了其犯罪嫌疑或者由情節輕微而不構成犯罪,本來依照《刑訴法》的規定,應撤銷案件無罪釋放,但為了顧及公安機關的“面子”,或怕申訴告狀,或為了收取保證金,往往辦理取保候審。這實際上違背了“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執法原則,冤屈了無辜。
三、濫取保證金,損害群眾利益
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有時受利益驅動,對不夠成犯罪的一般違法人員,給予辦理取保候審手續,收取保證金,給他“留尾巴”,如有些賭博或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治安案件,查破后,不依法呈報治安處罰,而是辦理取保候審手續,收取幾千元的保證金一了百了,因為治安處罰受到法律規定的限制,一般不能罰款數千元,且呈批手續嚴格,不如收取保證金,經濟利益見效快。這種做法,嚴重地損害了群眾的利益。
四、怕用取保候審,影響執法水平
取保候審作為一種法律制度,自有其存在的事實根據和法律理由,對于有些犯罪嫌疑人,上于其犯罪情節比較輕微,不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且沒有逮捕必要的,公安機關為了“加大打擊力度”,往往怕用取保候審,只好超期拘留,要么檢察機關審查的,決定不批準逮捕,要么等法院判決以后,其羈押期限已超過其刑期。這種情況,影響了公安機關的執法水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容與互聯網金融相關
2021-01-16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山林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6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修公路拆遷廠房補償標準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