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取保候審法院通知起訴
取保候審的義務: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依據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法定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即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即不得離開本人居住地周圍的一定區域,“市”,是指縣級市,不設區的市,不是指地級市、設區的市。這就是說,如果被取保候審人需要離開自己所居住的區域到外地去,只有經過公安機關的批準,才能離開,否則便是違反了規定。此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公安機關在批準被取保候審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這主要是考慮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沒有終結以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隨時都有可能對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訊問,核實證據,對案件開庭審理等等。為了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規定被取保候審人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是非常必要的。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不在押,因此,司法機關采用傳訊方式通知他們到案。被取保候審人在接到傳訊后應當及時到案,才能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被取保候審人不得以口頭、書面或者其他形式威脅、恫嚇、引誘、收買證人不要作證或者不要誠實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即被取保候審人不得利用自己未被羈押的便利條件與其他同案犯建立攻守同盟,統一口徑,或者隱匿、銷毀、偽造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
如果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首先沒收保證金,然后根據不同情形,分別給予處理。對于違法情節較輕,不需逮捕,允許再次取保候審的,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或者提出保證人;對于違反規定情節嚴重,不允許再取保候審的,應當采取監視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將保證金退還本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