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檢察院,最近承辦的兩起交通肇事案中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屆滿后的作法迥然不同,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此與大家作一探討。
案件一、2006年1月11日,公安機關對陳某交通肇事案偵查終結后移送審查起訴,經本院審查后以對犯罪嫌疑人強制措施違法(取保候審超期)決定不予受案,退回公安機關。同年2月13日公安機關對陳某解除取保候審改為監視居住后重新移送審查起訴。
案件二、2006年2月24日,公安機關對賈某交通肇事案偵查終結后移送審查起訴,經本院審查后同樣以取保候審超期而決定不予受案,退回公安機關。同年3月2日公安機關對賈某解除原取保候審,采取新的取保候審(仍為人保)后,重新移送審查起訴。
由此引發在同一刑事訴訟過程中,同一司法機關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的,其最長期限是多少?有人理解為是一年、有人理解為三年而且是各有依據。
二、我國現行法律對取保候審規定的矛盾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但在司法實踐中,公、檢、法三最高司法行政機關實際將此解釋為在訴訟的不同階段各自采取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如,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九十三條、高法《刑訴解釋》、高檢《刑訴規則》第五十五條均規定:“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钡?a href='http://www.bjxgfjob.com/susong/27.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五十六條規定,已取保的犯罪嫌疑人移送審查起訴后,對需要繼續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應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取保候審的期限重新計算。高法《關于執行刑訴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五條亦規定,公、檢、法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起訴到法院后可重新辦理取保候審手續,期限重新計算。該條第二款又規定,人民法院不得對同一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而該《解釋》第七十四條又有被取保人違反規定被依法沒收保證金后,仍決定對其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連續計算。可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取保候審的期限僅是違反規定重新取保的才連續計算,且在審判階段不得對同一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但在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并無明確的同一機關不得對同一犯罪嫌疑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規定。
1999年8月4日發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條一款規定,取保候審即將到期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決定機關,由決定機關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于期限屆滿前書面通知執行機關。由此條似乎可以得出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只有解除和變更強制措施兩種解除途徑,勉強可以支持《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的規定,但該《規定》第二十二條,又規定在偵查或者審查起訴階段已經采取取保候審的,案件移送至審查起訴階段或者審判階段時,如果需要繼續取保候審,或者需要變更保證方式或強制措施的,受案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決定。該條第三款又規定:“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受案機關仍未作出繼續取保候審、變更保證方式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決定的,執行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書面通知受案機關……”該款又表明對期限將屆滿的犯罪嫌疑人可繼續取保、可變更強制措施,此可繼續取保與前第二十條規定又相矛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怎么查第三方支付牌照
2020-11-17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