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有追訴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行政處罰一般程序
一、適用范圍:
除當場做出行政處罰的案件之外,均適用一般程序。
二、處罰實施程序:
1.立案:對初步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環境違法行為,應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決定立案的,執法人員首先填寫《環境保護行政處罰立案呈批表》,法制機構填寫《立案登記表》。
2.調查取證:由執法人員現場制作《現場調查詢問筆錄》、《現場筆錄》、及其它相關證據。
3.調查報告:執法人員應在7日內調查終結,并向法制機構提交調查報告及有關證據材料。
4.審查、決定:法制機構依法審查、核實并提出處理建議報本部門負責人決定。
5.事先告知:決定處罰的,由執法人員制作行政處罰告知書、改正環境違法行為通知書并在7日內送達;屬于聽證的案件同時下達聽證告知書。
6.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7日后,當事人無異議或不成立,由法制機構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報本部門法定代表人簽發后到本部門財務領取罰沒票據交執法人員送達。
7.執行:被處罰人應在接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或者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8.強制執行:《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90日后,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履行的,由本部門法制機構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三、聽證程序
1.適用條件: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較大數額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1萬元以上罰款,對公民處以500元以上的罰款)。
2.步驟
①告知當事人有在3日內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②當事人決定是否要求聽證。
③環境保護部門在聽證的7日前,告知當事人舉行聽征的時間、地點。
④聽證公開舉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么的除外)。
⑤環境保護部門確定主持人,當事人有權要求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主持人回避。
⑥當事人可親自參加或委托代理人參加聽證。
⑦舉行聽證:調查人提出當事人違反環保法規的事實、證據、依據和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環保案件聽證應當制作聽證筆錄,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名或蓋章。聽證結束后,繼續一般程序中的審查并做出決定的程序。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醉駕致人死亡處罰
2020-11-12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承包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1房屋被劃入拆遷紅線內,多久會被拆除
2021-01-12門面沒營業執照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