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條件和要什么程序
1、取保候審的條件和程序。
2、適用取保候審的條件:
(1)取保候審的情形: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①未經執行機關的批準不得離開指定居住的市、縣。
②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③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擾證人作證。
④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并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未違反殺生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退還保證金。
(2)取保候審的程序:
①取保候審的申請。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
②取保候審的決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
③取保候審的執行。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并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條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間屆滿以后,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將保證金退還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證人解除擔保。
④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了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或者案件已經辦結的,原決定機關應當作出撤銷取保候審的決定,并通知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生病不能履行合同算違約嗎
2021-02-24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個人獨資企業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