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對采訪權是否有規定
關于采訪權,在我國憲法中并沒有明確的規定。
采訪權與個人的人身權利的沖突,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權利,都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和如何向社會公開顯示自己的行為和形象,包括自主決定是否被拍攝、錄音,并向社會公開。因此在使用拍攝、錄音這樣的信息收集段時,要根據針對性、活動性質、公共利益的需要等,區別對待。
《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三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首先,采訪權要受到來自國家公權法律,如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保密法律、訴訟法律的限制。比如法定的不公開審理的刑民事案件,就不能對庭審活動進行采訪。
其次,采訪權要受到民事私權法律的限制,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一些權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約束、限制采訪權,如名譽權、隱私權和寧居權等。
二、采訪權相關規定
如今新聞界還不存在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眾說紛紜。在如今的新聞法理論上,“采訪權”多被界定為一種新聞記者的“個體權利”。比較流行的有下列三種定義:
一是:“采訪權指新聞工作者在法律不禁止的情況下在任何公共空間搜集新聞信息并自主選擇記錄方式的權利,或新聞工作者有權要求法律規定有義務公布信息的采訪對象提供真實、準確和全面的相關信息,不受他方外力非法地阻止和侵犯,媒體及記者的財產權、人格權受法律保護。”
二是:“采訪權是以記者向大眾傳播新聞為目的,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由選擇采訪對象和采訪方式進行自主調查,獲取新聞事實材料的權利。”
三是:“所謂記者的采訪權,指記者對重大事件和社會上發生的事件的知情權、報道權和人身權。”
三個定義各有側重,但都強調了采訪權“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受他方外力非法阻止和侵犯”、“自由選擇采訪對象和采訪方式”的特點,尤其是在近幾年屢屢出現記者采訪被打事件的背景下,新聞學者和記者更多提出社會各界要依法保護記者“人身權”,也就是保護記者的“采訪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我國的憲法采訪權是否有規定”的問題進行的解答,可知現在我國各界人士對于所謂的采訪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的,新聞工作者的這種采訪權還未上升到需要專門用我國憲法來保護的這種地步。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非農業戶口如何補償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