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原告:李-杰。被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2001年4月13日原告因患先天性心臟病,法樂氏四聯癥到被告處住院治療,因其病情嚴重,左肺動脈未探及,紫鉗嚴重,但其四肢無畸形,遂決定實施手術治療。4月17日對原告全麻下行主動脈與右肺動脈人造血管吻合術。4月30日原告出院,被告注明“治愈出院”。出院醫囑:預防感冒。不久,原告左小腿出現紫斑,后漸重,觸痛、發燒、煩躁不安,其父母帶其到被告處就醫,2001年5月7日,被告以“急性股動脈血栓形成、法樂氏四聯癥姑息手術后”收入院溶栓治療。5月10日醫生欲對原告采取截肢手術,原告的法定代理人未同意截肢,并表明后果自負。11日原告出院。之后病情穩定,但終因其左小腿缺血而壞死掉落。手術前,原告李-杰的法定代理人與被告簽訂了手術協議書。該協議書中已講明可能會出現麻醉意外、大出血、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敗血癥、肝、腎等主要臟器衰竭而致殘死、致殘等,而未講明手術后可能出現栓塞并發癥。此后原告訴至本院,認為因被告在手術過程中嚴重疏忽,責任心不強而造成醫療事故,給其身心造成很大傷害,故要求被告賠償各種經濟、精神損失共計522650元。2002年3月1日經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醫鑒定中心、濟南市中醫醫院診斷,結論為:法樂氏四聯癥術后并發癥,左骼股動脈血栓形成、左小腿缺血性壞死并缺如,左股骨下端骨爛裸露。2002年4月25日山東省榮軍醫院對原告進行傷殘評定,結論為:左下肢為五級傷殘,智力為一級傷殘。本案審理期間,被告申請對有無醫療過錯和傷殘等級進行鑒定,鑒定分析意見如下:1.被鑒定人李-杰2001年4月13日因先天性心臟病、法樂氏四聯癥入齊魯醫院治療。查體時發現病情嚴重,左肺動脈未探及,紫鉗嚴重,遂于4月17日在全麻下行主動脈與右肺動脈人造血管吻合術,術后給予補液、強心等對癥支持治療,缺氧癥狀減輕,動脈血氧分壓上升。經查閱有關資料及咨詢專家,認為李-杰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法樂氏四聯癥,人院時病情較重,左肺動脈缺如,采用姑息手術改善癥狀,促進機體發育是正確的,有利于將來進一步行根治術,手術操作及術后治療未發現不當之處。2.被鑒定人李-杰出院后4天出現左下肢疼痛、發涼、皮膚發花。5月6日至醫院檢查時見左下肢淤斑、暗紫,股動脈博動不清,經彩超復查,栓塞部徑為左側骼動脈,認為診斷急性動脈栓塞(左)有依據。動脈栓塞栓子多在動脈病變或損傷部位形成,脫落后,可隨血液的流動最后停頓在直徑小于栓子的動脈內,引起遠側的缺血癥狀。經對李-杰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未見動脈性疾病。法樂氏四聯癥患者,在伴有低氧血癥、血紅蛋白增高、血液粘稠的基礎上,行主動脈一右肺動脈人造血管吻合術對主動脈也是一種手術損傷,術后二十余天出現左下肢動脈急性栓塞,認為屬于術后并發癥。3.李-杰左下肢動脈急性血栓形成后,在醫院經溶栓治療效果不佳,左下肢自膝關節以遠壞死脫落,已無膝關節結構。其殘疾程度為五級。另查明,原告在齊魯醫院的醫療費為1849.1元、就近就醫的醫療費633.2元、傷殘評定費300元、交通費2800元,原告法定代理人每月工資633.35元。被告齊魯醫院辯稱,2001年4月3日原告因患先天性法樂氏四聯癥,到被告處住院,經手術治療已經治愈,原告再次入院是患急性股動脈血栓形成,與前次入院手術并無關聯,急性股動脈血栓形成是因其自身長期存在的影響健康的潛在因素突發所致,與上次手術無因果關系,被告不應為自己無過錯的醫療服務承擔責任。原告再次人院時,不信任醫生,拒絕進行有效的(截肢)治療措施,并在病歷上簽下“不同意截肢”和“后果自負”的字樣。正是由于原告不合作的態度,使其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故不應由被告承擔責任。原告的智力殘疾是先天性的,并非由于被告的手術所致,被告亦不應承擔責任。因此,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