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合同應該先履行的一方發現對方已經沒有履行能力時,怎么辦?
如果在履行合同時發現對方的經營或者財務狀況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自己的履行很有可能得不到對應的履行,那么可以運用合同法規定的措施保護自己的利益。具體說,就是中止履行自己的義務。
合同的約定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約定全面地履行義務.法律只是為了保護應當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免受將來極有可能產生的損失,才作出這種可以中止履行的規定。也正是因為如此,合同法對這項制度規定了嚴格的條件。當事人面臨的情形必須符合了法律規定的條件才能運用這項保護措施。
合同法規定的具體條件是: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3.喪失商業信譽;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如果對方存在這些情形,應當先履行的一方就可以中止履行自己的義務。但是,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如果對其將來的履行提供了適當擔保,應當先履行的一方就應當恢復履行。如果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耳朵十級傷殘鑒定標準
2021-03-22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