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方案審批程序是什么
(一)由省級財政(國資)部門負責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經地方財政(國資)部門逐級審核后,報省級財政(國資)部門批準。
(二)由財政部負責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按以下兩種情形辦理:
國有股權由地方單位持有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由省級財政(國資)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批準。
國有股權由中央單位持有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由中央單位審核后報財政部批準。
法律依據:財政部《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管字[2000]200號)。
國有股權管理程序:
(一)由省級財政(國資)部門負責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經地方財政(國資)部門逐級審核后,報省級財政(國資)部門批準。
(二)由財政部負責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按以下兩種情形辦理:
國有股權由地方單位持有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由省級財政(國資)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批準。
國有股權由中央單位持有的,國有股權管理事宜由中央單位審核后報財政部批準。
辦理國有股權管理審核批復事宜需報送的材料:
(一)設立公司需報送的材料:
1.中央單位或地方財政(國資)部門及國有股東關于國有股權管理問題的由請報告;
2中央單位或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同意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文件;
3.設立公司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資產重組方案、國有股權管理方案;
4.各發起人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營業執照及主發起人前三年財務報表;
5.發起人協議、資產重組協議;
6.資產評估合規性審核文件;
7.關于資產重組、國有股權管理的法律意見書。
8.公司章程。
(二)配股時需報送的材料:
1.中央單位或省級財政(國資)部門及國有股股東的申請報告;
2.上市公司基本概況和董事會提出的配股預案及董事會決議;
3.公司近期財務報告(年度報告或中期報告)和目前公司前10名股東名稱、持股數及其持股比例;
4.公司前次募集資金使用審核報告和本次募集資金運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政府對有關投資立項的批準文件;
5.以實物資產認購股份的,需提供該資產的概況、資產評估報告書及合現性審核文件等;
(三)轉讓或劃轉股權需報送的材料:
1.中央單世或省級財政(國資)部門關于轉讓或劃轉國有股權的申請報告;
2.中央單位或省級人民政府關于股權轉讓或劃轉的批準文件;
3.國有股權轉讓可行性研究報告、轉讓收入的收取及使用管理的報告;
4.轉讓方、受讓方草簽的股權轉讓協議;
5.公司上年度及近期財務審計報告和公司前10名股東名稱、持股情況及以前年度國有股權發生變化情況;
6.受讓方或劃入方基本情況、營業執照及近2年財務審計報告;
7.受讓方與公司、轉讓方的債權債務情況;
8.受讓方在報財政部審批受讓國有股權前9個月內與轉讓方及公司發生的股權轉讓、資產置換、投資等重大事項的資料;
9.受讓方對公司的考察報告及未來12個月內對公司進行重組的計劃(適用于控股權發生變更的轉讓情形);
10.關于股權轉讓的法律意見書。
(四)上市公司回購國有股時需報送的材料:
1.中央單位或省級財政(國資)部門關于國有股回購的由請報告;
2.國有股股東單位關于同意回購的文件;
3.上市公司關于國有股回購方案;
4.公司近期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5.回購協議書草案及國有股股東減持收入使用計劃;
6.公司對債權人妥善安排的協調方案;
7.公司章程。
(五)國有股擔保時需報送的材料:
1.中央單位或省級財政(國資)部門及國有股東關于國有股質押擔保的申請;
2.國有股擔保的可行性報告;
3.擔保的有關協議;
4.國有股權登記證明;
5.公司近期財務招待報告(年度報告或中期報告);
6.資金使用項目情況及還款計劃;
7.關于股權擔保的法律意見書。
以上就是小編對“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方案審批程序是什么”這一問題做出的解答,如仍有疑問,建議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工傷索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8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