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破產法管理人解除合同是否可行
企業破產法管理人解除合同是可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的制定是為了為規范企業破產程序,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二、破產法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第一百二十五條 企業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人員,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三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第一百二十六條 有義務列席債權人會議的債務人的有關人員,經人民法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列席債權人會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并依法處以罰款。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拒不陳述、回答,或者作虛假陳述、回答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處以罰款。
第一百二十七條 債務人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實的財產狀況說明、債務清冊、債權清冊、有關財務會計報告以及職工工資的支付情況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以罰款。
債務人違反本法規定,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的,或者偽造、銷毀有關財產證據材料而使財產狀況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以罰款。
第一百二十八條 債務人有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務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二十九條 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擅自離開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訓誡、拘留,可以依法并處罰款。
第一百三十條 管理人未依照本法規定勤勉盡責,忠實執行職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處以罰款;給債權人、債務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現實生活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是為了促進雙方之間的發展,如果一方存在破產的危險,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到牽連,選擇解除合同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通常情況下,雙方可以通過私下進行解決,反之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為自身進行維權處理。
銀行破產法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破產法中關于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的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自愿原則
2020-11-16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