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占有和拾得遺失物的區別是什么
遺失物拾得是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侵占罪在中國刑法史上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就是在中國刑法第270條第一款的規定中也沒有使用“侵占”一詞。因而在確定侵占罪概念之前,有必要對“侵占”一詞進行分析,因為“侵占”是侵占罪罪名中的關鍵詞,它代表了侵占罪的主要內涵。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中國刑法第270條第二款規定。
二、二者構成的要件不同
(1)非法侵占的構成特征
1、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2)拾得遺失物的構成要件
遺失物拾得,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法律對遺失物拾得的規定與無因管理多有不同,因此,無因管理的規定只有補充適用的余地。
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拾得人須為占有遺失物之人,但拾得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為之,而以發出指示的人為拾得人。若拾得行為由占有機關或占有輔助人為之,且在占有輔助關系范疇之內,則應以其所屬機關為拾得人,但若與所屬機關的指示無關,則系個人行為,由行為人為拾得人。同時有數人占有拾得物的,其數人為共同拾得人。
綜上所述,拾得遺失物只是單純的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所以并沒有違法的行為,但是撿到東西應該主動歸還,在主觀意識上沒有據為己有的想法,不然就會構成非法侵占,屬于犯罪行為,所以該罪多表現在私自占有不歸還物品的行為。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侵權會不會有刑事法律責任
2020-12-30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不經過父母同意領結婚證違法嗎
2021-02-21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最全的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1土地流轉方式有幾種
2020-12-11公寓拆遷補償
2021-01-07航拍圖能不能作為認定違法建筑的依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