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垂危患者不能取得患者近親屬意見情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搶救垂危患者不能取得患者近親屬意見的情形包括近親屬不明的、不能及時聯系到近親屬的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八條?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且不能取得患者意見時,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不能取得患者近親屬意見:
(一)近親屬不明的;
(二)不能及時聯系到近親屬的;
(三)近親屬拒絕發表意見的;(四)近親屬達不成一致意見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前款情形,醫務人員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立即實施相應醫療措施,患者因此請求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不予支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怠于實施相應醫療措施造成損害,患者請求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應予支持。
醫療糾紛的處理流程有什么
(一)、調解流程
產生醫療糾紛,首先建議醫療糾紛雙方先進行調解,調解的方式有三種,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方式或者一種調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進行調解。調節方式如下:
1、醫患溝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尊重患方知情權的義務,應當就患者病情及診斷治療經過做出專業性的說明解釋,加強與患方的溝通,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2、調解:醫患雙方通過溝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則,互諒互讓達成一致和解意見的,應當簽訂協議書,由醫、患雙方簽字蓋章。
3、第三方調解。
(二)、司法鑒定流程
如果糾紛不能成功調解,那么可以進行司法鑒定,根據司法鑒定結果走法律程序進行處理。司法鑒定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一般在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
(三)、法律訴訟流程
司法鑒定之后可以進行法律訴訟,法院判決之后,任何一方當事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期間原一審判決不生效。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上訴期滿未上訴或兩審終審后,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搶救垂危患者不能取得患者近親屬意見的情形包括近親屬不明的、不能及時聯系到近親屬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