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與企業借款是否合法?
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相互借款,借貸行為是合法的。
1、以前基于1996年央行發布的《貸款通則》的規定,認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借貸會破壞金融秩序,企業之間借貸的合同是無效的。
但《合同法》和《物權法》出臺后,物權的權利人有權依法自由的處分自己的財產,貨幣資金當然是屬于他的財產,他當然可以處分。所以,明確規定企業之間的借貸有條件地認定為有效。這個條件就是為生產和經營需要而訂立的借款合同。
2、《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3、《物權法》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 除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自合同成立時生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 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本單位內部通過借款形式向職工籌集資金,用于本單位生產、經營,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一條
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我國法律上對于企業與企業之間辦理貸款的相關事項并沒有特殊的限制,但對于企業與企業之間辦理借貸的行為,則是受到法律上的限制適用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由企業之間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情況來進行協商認定,并簽訂協議。
關于企業作為出借方借款給個人的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解答
企業借款申請書格式是什么?
短期借款有哪些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裝卸站不編制溢油應急計劃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0-11-24在網絡罵人侵權嗎
2021-02-17法律援助的對象可以是社區矯正對象嗎
2020-11-17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