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是債權債務是否合理
勞動債權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指雇員基于勞動關系而對雇主享有的各種請求權的總和,如工資、各種非工資形式的報酬、福利等,其具體范圍各國有不同規定。按照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204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37條的規定,勞動債權的范圍僅限于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作為勞動債權定義,應對勞動債權產生原因、權利性質、特點、內容等因素有一個高度的凝練。勞動債權是指在企業破產清算中應優先分配的因破產宣告前的勞動關系而發生的債權,包括破產企業所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報酬)、工資性待遇、因企業破產解除勞動合同依法應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和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用。
要全面把握和闡釋勞動債權的概念,就必須對勞動債權的權利人進行分析。任何一項法律權利都有權利請求權人,勞動債權的權利人包括勞動者和社會保險費用的請求權人。
首先對勞動者進行考察。在勞動債權的概念里使用勞動者而沒有使用職工一詞,是因為職工一詞的意義太過狹窄,而且法律的規范用語是勞動者。勞動者的勞動債權因勞動關系而產生,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因勞動合同或事實勞動在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與用人單位之間所產生的社會關系,包括正常勞動關系和非正常勞動關系。正常勞動關系是指依據勞動法律立起的在有效的勞動合同基礎上的勞動合同制關系。非正常勞動關系是指除正常勞動關系以外的其他勞動關系,包括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聘用合同的形式確定的勞動關系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沒有有效的勞動合同,但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即只要是事實上已成為企業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的人,就可以成為勞動債權的權利人——勞動者,他既包括簽定了書面勞動合同的企業制職工,也包括未簽定書面勞動合同但有口頭勞動協議,并已在企業中形成事實勞動的勞動者,還包括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但已付出了實際勞動的勞動者,他們都因勞動關系而成為勞動債權的權利人,但是本文所指的勞動者不包括基于民事有償合同(如承攬合同、委托合同)為企業從事一定行為且不受企業管理的自然人,這些人與企業間因沒有形成勞動關系而不能成為企業的勞動者。再者如小型國用工業企業的承租經營者、承租人。他們與企業形成的是承租方與出租方的企業租賃關系,因而也不能成為勞動者。
此類問題的了解,有關的當事人還是需要自己做好一定的專業咨詢,否則自己的問題解決就會出現問題,但是有關的當事人會忽視具體的情節,不過只要自己積極的面對就可以處置,國家的勞動保障法律在實際的運用時較強的,只要自己的條件符合就會存在合理性。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按城鎮標準主張殘疾賠償金
2021-01-27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程序的步驟
2021-03-20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二手房交易中陰陽合同的效力
2021-02-11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3-18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