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有哪些處理方式和法律規定
一、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發生醫療糾紛后,醫患雙方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后,簽訂調解協議書,以此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通常稱之為“私了”。由于醫患雙方醫療糾紛本質上是平等的醫患主體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據民法自治原則,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和解必須建立在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礎之上,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均不得強迫另一方接受協商解決方式,同時,和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即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達成的協議將歸于無效。
二、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衛生行政部門作為第三方參與到醫患調解中,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三、訴訟調解解決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的調解。
相關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二十條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后,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第二十四條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專家鑒定組進行。
參加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相關專業的專家,由醫患雙方在醫學會主持下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在特殊情況下,醫學會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需要,可以組織醫患雙方在其他醫學會建立的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相關專業的專家參加鑒定或者函件咨詢。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五十三條醫患雙方在醫療糾紛處理中,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更多用在司法鑒定和訴訟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醫療糾紛有哪些處理方式和法律規定。醫療糾紛在處理的時候,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規定的,我們應該按照相關的程序及時的處理醫療糾紛,這樣才能給受害方一個合理的交代,處理好相關事宜。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使不安抗辯權有何效力
2021-02-26被騙1000元可以立案嗎
2020-11-30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