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法模式的選擇。由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聯合解釋可行性同樣值得懷疑。根據我國的現行體制,筆者以為,在立法適度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假使法律不明示精神賠償標準,也應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來解釋賠償標準,更為妥當。
2.立法技巧與策略問題。大部分國家在國家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相比保守,一般也采取相當的控制措施賠償標準。英國采取標準化的固定賠償標準估算金額,美國、瑞典、捷克實行最高限額賠償方法,秘魯、丹麥則分別采取醫療費比例賠償方法和日標準賠償方法等。
我國并不實行判例制度,由法律(或者立法解釋)統一標準顯得異常重要,具體策略可以是,由立法應對賠償具體數額設一個幅度,確定最低限額和最高限額,在這個幅度范圍內由法官或者賠償機關結合個案的差異來酌定具體的賠償金額;也可借鑒秘魯等國采取醫療費比例賠償等經驗,我國的精神賠償計算標準可參照我國人身權、財產權賠償標準標準來按相應比例支付,減化立法的難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也易操作。
3.個案衡量問題。應列舉考量“個案差異”的因素,體現個案酌情處斷原則。這方面應選擇性參照我國民事精神賠償的做法。考慮以下因素可包括:侵權機關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的后果;請求人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等。不應過多考慮受害人的身份、收入、社會地位、職業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的后果;地方立法不平等對待的情形應受到限制;區別對待應嚴格限制合理差別范圍之內,如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行政官司律師費算誰的
2021-02-24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