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當事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醫療單位的科室負責人報告,并在規定期限內上報醫療單位負責人。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醫療單位接到當事的醫務人員、科室負責人、病員及其家屬反映的醫療事故或事件后,應及時對組織人進行調查處理,并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對原始資料進行涂改、偽造、隱匿、銷毀。
醫療事故或事件原則上應當由當事的醫療單位與病員及其家屬根據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進行協商處理。在協商無法進行,發生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技術鑒定。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本市設有兩級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分由市或區縣人民政府批準成立。衛生局只是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不是上級主管部門。兩級鑒定委員會之間也無隸屬關系,但鑒定時上級鑒定委員會的結論可以否定下級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
發生醫療事件后醫患雙方協商無效的,病員及其家屬可向當事的醫療單位提出書面(院級)鑒定申請,醫療單位應在規定期限內做出書面鑒定(院級)意見,并注明:自接到本鑒定(院級)意見之日起規定期限內到醫療單位所在地的區(縣)級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提出鑒定申請。對區(縣)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在接到鑒定結論之日起規定期限內,持該鑒定意見向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也可向醫療單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市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最終鑒定。醫療事故或事件發生后,凡臨床診斷死亡原因不能明確,或者爭議者,醫療單位應征得病員家屬同意在病員死亡后規定期限內進行尸檢,醫療單位或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拖延尸檢時間超過規定期限,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拖延一方負責。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需收取鑒定費,由申請方預付,經鑒定后,屬醫療事故的由醫療單位(或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支付,不屬醫療事故,由申請和委托鑒定一方支付。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知識,如果您還有更多的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或者直接委托律霸網律師幫您擺脫法律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官不能娶哪些人
2021-01-12工傷做傷殘鑒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8三級醫療事故的判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6違法占地判定的法律依據都有哪些
2021-02-05公益訴訟可以和解嗎
2021-01-25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投標保證金比例
2021-03-13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