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期間的刑訊逼供如何認定
刑拘期間的刑訊逼供的認定從構成要件進行分析:
構成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即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我國法律嚴格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即使是被懷疑或者被指控犯有罪行而受審的人,也不允許非法侵犯其人身權利。刑訊逼供會造成受審人的肉體傷害和精神損害,因此,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而按照刑訊逼供所得的口供定案,又往往是造成冤假錯案的原因,因此,又妨害了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破壞了社會主義法治秩序,損害了國家司法機關的威信。本罪侵害的對象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謂犯罪嫌疑人,是指根據一定證據被懷疑可能是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所謂被告人,是指依法被控訴有罪,并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證人不能成為本罪侵害的對象,如果對他們刑訊逼供構成犯罪的,按暴力取證罪論處。
客觀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首先,刑訊的對象是偵查過程中的犯罪嫌疑人和起訴、審判過程中的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實際上是否構成犯罪,對本罪的成立沒有影響。其次,刑訊方法必須是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所謂肉刑,是指對被害人的肉體施行暴力,如吊打、捆綁、毆打以及其他折磨人的肉體的方法。所謂變相肉刑,是指對被害人使用非暴力的摧殘和折磨,如凍、餓、烤、曬等。無論是使用肉刑還是變相肉刑,均可成立本罪。再次,必須有逼供行為,即逼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行為人所期待的口供。誘供、指供是錯誤的審訊方法,但不是刑訊逼供。
主體
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司法工作人員。刑訊逼供是行為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利用職權進行的一種犯罪活動,構成這種主體要件的只能是有權辦理刑事案件的司法人員。
主觀
本罪在主觀上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逼取口供的目的。至于行為人是否得到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否符合事實,均不影響本罪成立。如果行為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不是為了逼取口供,而是出于其他目的,則不構成本罪。犯罪動機不影響本罪成立。司法實踐中有人主張,犯罪動機是“為公”的(如為了迅速結案),就不應以犯罪論處;犯罪動機是“為私”的(如為了挾嫌報復),才應以犯罪論處。
以上便是關于刑訊逼供的構成條件,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真的在生活中遇到了這類問題,你也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或者家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合同法律顧問一般工資多少
2021-01-09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