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證/書證證據不足的后果:針對未能全面提取關鍵性的物證/書證以及未能對關鍵性物證/書證進行檢驗,導致案件事實存疑的情形,專門設立的補救機制。
1.對在勘驗/檢查/搜查中發現與案件事實可能有關聯的血跡/指紋/足跡/字跡/毛發/體液/人體組織等痕跡和物品應當提取而沒有提取,應當檢驗而沒有檢驗,導致案件事實存疑的,法院應當向人民檢察院說明情況;
2.檢察院依法可以補充收集/調取證據,作出合理的說明/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調取有關證據。
二、對控方提供的物證/書證難以確信其客觀/真實性的質證:
1.據以定案的物證應當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依法應當由有關部門保管、處理/依法應當返還時,才可以拍攝/制作足以反映原物外形/內容的照片/錄像/復制品。
A.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經與原物核實無誤/經鑒定證明為真實的/以其他方式確能證明其真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B.原物的照片/錄像/復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據以定案的書證應當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確有困難時,才可以使用副本/復制件。
A.書證的副本/復制件,經與原件核實無誤/經鑒定證明為真實的/以其他方式確能證明其真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B.書證有更改/更改跡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書證的副本/復制件不能反映書證原件及其內容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三、對控方提供的物證/書證來源不明以及收集程序/方式瑕疵的質證:
1.對來源不清的物證/書證的絕對排除規則:經勘驗/檢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證/書證,未附有勘驗/檢查筆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扣押清單,不能證明物證/書證來源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對收集程序/方式存在瑕疵的物證/書證的裁量排除規則:
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方式存在下列瑕疵,通過有關辦案人員的補正/作出合理解釋的,可以采用:
(1)收集調取的物證、書證,在勘驗、檢查筆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扣押清單上沒有偵查人員、物品持有人、見證人簽名或者物品特征、數量、質量、名稱等注明不詳的;
(2)收集調取物證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未注明與原件核對無異,無復制時間、無被收集、調取人(單位)簽名(蓋章)的;
(3)物證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沒有制作人關于制作過程及原物、原件存放于何處的說明或者說明中無簽名的;
(4)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方式存在其他瑕疵的。
【提示】瑕疵證據兩種補救方式:
①補正:對于能夠補正的證據瑕疵,應當作出補正;
②合理解釋:只有對于因客觀條件限制而無法補正的證據瑕疵,才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釋。
3.對物證、書證的來源及收集過程有疑問,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該物證、書證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四、對需要辨認、鑒定的物證/書證的質證【確認物證、書證關聯性的一般規則】:
1.具備辨認條件的物證、書證應當交由當事人或者證人進行辨認:
(1)辨認條件:
A.物證、書證必須具備辨認條件;
B.辨認主體必須能夠作出準確、可靠的辨認;
(2)辨認對象:
A.用于辨認的物證、書證應當是原物、原件;
B.只有在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或者依法應當由有關部門保管、處理或依法應當返還,原件取得確有困難,且將原物、原件用于辨認對象極度不方便時,才可以對原物、原件的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進行辨認。
2.必要時應當進行鑒定:主要是指證據缺乏辨認條件但具備鑒定條件,或者證據雖然具備辨認條件但對辨認結論存在疑問。
【陳其象律師提示】
①明確以下物證/書證不能作為定案根據:
A.原物的照片/錄像/復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B.書證有更改/更改跡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書證的副本/復制件不能反映書證原件及其內容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C.未附有勘驗、檢查筆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扣押清單,不能證明物證/書證來源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D.對物證/書證的來源及收集過程有疑問,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該物證/書證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②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方式有下列瑕疵,經補正/作出合理解釋的,可以采用:
A.勘驗、檢查、搜查、提取筆錄或者扣押清單上沒有偵查人員、物品持有人、見證人簽名,或者對物品的名稱、特征、數量、質量等注明不詳的;
B.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未注明與原件核對無異,無復制時間,或者無被收集、調取人簽名、蓋章的;
C.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沒有制作人關于制作過程和原物、原件存放地點的說明,或者說明中無簽名的;
D.有其他瑕疵的。
③實物證據質證方法【鑒定/鑒真】:
A.證明力鑒別/鑒定/同一認定;
B.證據來源、證據保全真實性鑒別【鑒真】:辨認/搜查、扣押證據的提取筆錄/勘驗、檢查筆錄。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2012]
第四章證據
第二節物證、書證的審查與認定
第六十九條對物證、書證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
(一)物證、書證是否為原物、原件,是否經過辨認、鑒定;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或者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是否與原物、原件相符,是否由二人以上制作,有無制作人關于制作過程以及原物、原件存放于何處的文字說明和簽名;
(二)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方式是否符合法律、有關規定;經勘驗、檢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證、書證,是否附有相關筆錄、清單,筆錄、清單是否經偵查人員、物品持有人、見證人簽名,沒有物品持有人簽名的,是否注明原因;物品的名稱、特征、數量、質量等是否注明清楚;
(三)物證、書證在收集、保管、鑒定過程中是否受損或者改變;
(四)物證、書證與案件事實有無關聯;對現場遺留與犯罪有關的具備鑒定條件的血跡、體液、毛發、指紋等生物樣本、痕跡、物品,是否已作DNA鑒定、指紋鑒定等,并與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相應生物檢材、生物特征、物品等比對;
(五)與案件事實有關聯的物證、書證是否全面收集。
第七十條據以定案的物證應當是原物。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依法應當由有關部門保管、處理,或者依法應當返還的,可以拍攝、制作足以反映原物外形和特征的照片、錄像、復制品。
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經與原物核對無誤、經鑒定為真實或者以其他方式確認為真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七十一條據以定案的書證應當是原件。取得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使用副本、復制件。
書證有更改或者更改跡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釋,或者書證的副本、復制件不能反映原件及其內容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書證的副本、復制件,經與原件核對無誤、經鑒定為真實或者以其他方式確認為真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七十二條對與案件事實可能有關聯的血跡、體液、毛發、人體組織、指紋、足跡、字跡等生物樣本、痕跡和物品,應當提取而沒有提取,應當檢驗而沒有檢驗,導致案件事實存疑的,人民法院應當向人民檢察院說明情況,由人民檢察院依法補充收集、調取證據或者作出合理說明。
第七十三條在勘驗、檢查、搜查過程中提取、扣押的物證、書證,未附筆錄或者清單,不能證明物證、書證來源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方式有下列瑕疵,經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可以采用:
(一)勘驗、檢查、搜查、提取筆錄或者扣押清單上沒有偵查人員、物品持有人、見證人簽名,或者對物品的名稱、特征、數量、質量等注明不詳的;
(二)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未注明與原件核對無異,無復制時間,或者無被收集、調取人簽名、蓋章的;
(三)物證的照片、錄像、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沒有制作人關于制作過程和原物、原件存放地點的說明,或者說明中無簽名的;
(四)有其他瑕疵的。
對物證、書證的來源、收集程序有疑問,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該物證、書證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1999年)
第一百八十八條調取書證、視聽資料應當調取原件。取得原件確有困難或者因保密需要不能調取原件的,可以調取副本或者復制件。
調取物證應當調取原物。原物不便搬運、保存,或者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不能調取原物的,可以將原物拍照、錄像。對原物拍照或者錄像應當足以反映原物的外形、內容。
調取書證、視聽資料的副本、復制件和物證的照片、錄像的,應當附有不能調取原件、原物的原因、制作過程和原件、原物存放地點的說明,并由制作人員和原書證、視聽資料、物證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五十七條收集、調取的書證應當是原件。取得原件有困難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的,可以是副本或者復制件。
收集、調取的物證應當是原物。原物不便搬運、保存或者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的,可以拍攝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內容的照片、錄像。
《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七條對在勘驗、檢查、搜查中發現與案件事實可能有關聯的血跡、指紋、足跡、字跡、毛發、體液、人體組織等痕跡和物品應當提取而沒有提取,應當檢驗而沒有檢驗,導致案件事實存疑的,人民法院應當向人民檢察院說明情況,人民檢察院依法可以補充收集、調取證據,作出合理的說明或者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調取有關證據。
第八條據以定案的物證應當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或者依法應當由有關部門保管、處理或者依法應當返還時,才可以拍攝或者制作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內容的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物證的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經與原物核實無誤或者經鑒定證明為真實的,或者以其他方式確能證明其真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原物的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據以定案的書證應當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確有困難時,才可以使用副本或者復制件。書證的副本、復制件,經與原件核實無誤或者經鑒定證明為真實的,或者以其他方式確能證明其真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書證有更改或者更改跡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書證的副本、復制件不能反映書證原件及其內容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九條經勘驗、檢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證、書證,未附有勘驗、檢查筆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扣押清單,不能證明物證、書證來源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方式存在下列瑕疵,通過有關辦案人員的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可以采用:
(一)收集調取的物證、書證,在勘驗、檢查筆錄,搜查筆錄,提取筆錄,扣押清單上沒有偵查人員、物品持有人、見證人簽名或者物品特征、數量、質量、名稱等注明不詳的;
(二)收集調取物證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未注明與原件核對無異,無復制時間、無被收集、調取人(單位)簽名(蓋章)的;
(三)物證照片、錄像或者復制品,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沒有制作人關于制作過程及原物、原件存放于何處的說明或者說明中無簽名的;
(四)物證、書證的收集程序、方式存在其他瑕疵的。
對物證、書證的來源及收集過程有疑問,不能作出合理解釋的,該物證、書證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十條具備辨認條件的物證、書證應當交由當事人或者證人進行辨認,必要時應當進行鑒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有關負責人就《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答記者問
五、問:《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第二部分規定了證據的分類審查與認定,與現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相比,這些規定有哪些重大變化?
答:1996年全國人大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了修訂,但對于證據制度的規定仍比較原則,公、檢、法三機關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的具體規定雖一定程度上充實了證據規則的具體內容,但缺乏系統性和權威性,不能滿足司法實踐的需要。與現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相比,《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第二部分所規定內容的重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明確了對于明顯違反法律和有關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應當予以排除。這是《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增加的新內容。包括經勘驗、檢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證,沒有勘驗、檢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筆錄,不能證明物證、書證來源的;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以暴力、威脅等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作出鑒定結論的鑒定機構不具有法定的資格和條件,或者鑒定事項超出鑒定機構業務范圍的;勘驗、檢查筆錄存在明顯不符合法律及有關規定的情形,并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釋或者說明的等等,《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明確規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二,確立了意見證據規則。《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第12條第3款規定:“證人的猜測性、評論性、推斷性的證言,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但根據一般生活經驗判斷符合事實的除外。”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關于意見證據的規定。在辦理死刑案件中明確這一證據規則,有利于規范證人如實提供他們所感知的案件事實的證明活動,避免將證人自己的猜測、評論、推斷作為其感知的事實,從而對案件事實作出錯誤判斷。
第三,進一步確立了原始證據優先規則,明確規定不能反映原始物證、書證的外形、特征或者內容的復制品、復制件應予排除。規定這一規則,目的在于促使偵查機關更加努力地收集最具有真實性的原始證據,從而更準確、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實現實體公正。
第四,確立了有限的直接言詞證據規則,規定了證人應當出庭作證的情形。在辦理死刑案件中規定這一規則,從實體上說,更有利于保障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從程序上說,更有利于保障訴訟當事人的質證權利。這一規定明顯強化了控辯雙方特別是控方做好證人出庭作證工作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干滿三年被辭退怎么補償
2020-11-08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求有什么
2020-12-22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