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觀念的演變及衛生保健意識的日漸增強,人們對自身健康與疾病防護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國內在醫療設施與技術手段方面還相對滯后,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醫療糾紛與矛盾。本文試就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與辦法方面作一簡要介紹。
醫療事故可以分成兩類,即責任事故和技術事故,前者是指醫務人員因玩忽職守,不遵守規章制度或診療護理常規等失職行為引起的事故,后者是指醫務人員因技術水平,經驗限制等技術過失所引起的事故。根據給病員直接造成損害的程度的不同,醫療事故又分為三級:
一級醫療事故,結果造成病員死亡,其中完全因醫務人員過失的,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因病員病情嚴重,醫務人員過失等多種原因的,屬一級乙等醫療事故。
二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嚴重殘疾或者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結果是造成病員殘廢或者功能障礙的。
目前,對診療護理工作中的下列情形,認定不屬于醫療事故:
診療護理雖有過失,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或功能障礙的;
由于病情或病員體質特殊而發生不可預見,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發生難以避免的并發癥;由于病員及其家屬不配合診治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一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但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十五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四十八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區、縣或醫科大學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爭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的分級
2021-01-04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工傷認定過期怎么辦,工傷認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2021-02-01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從一則保險拒賠案分析國際貨運
2021-01-06簽訂個人承包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25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農場土地轉讓合同范文格式是什么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