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社會上,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遺失物就是相應的物主將這類物品遺忘和遺落,但這類物品的拾取者對這類物品拒不上交的則構(gòu)成了相應的侵權行為。下面小編就如何認定遺失物法律都有哪些規(guī)定,這類問題為你進行解答。
但法律上有遺忘物和遺失物之說。遺失物屬于民法調(diào)整范疇,而拾得他人遺忘物則可能面臨刑事處罰,就是侵占罪,屬于自訴案件。前提條件是如果他人催討你拒不交出,并且一般達到價值一萬元以上。如果催討后你交出來了,則不構(gòu)成犯罪。
一、 遺失物的界定
遺失物是動產(chǎn)的所有人、占有人因主觀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處而失去控制的物品。遺失物須滿足下列條件:
1、須為動產(chǎn)。不動產(chǎn)如土地即使時間久遠致邊界不清也不構(gòu)成遺失物。除一般動產(chǎn)外,有價證券、銀行存折及各種證書等也屬于動產(chǎn)范疇。
2、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jù)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gòu)成遺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進入他人地內(nèi)、建筑物內(nèi),均不能構(gòu)成遺失物。在自己房屋遺失的物品,不能視為遺失物。并且占有喪失必須具有確定性。無人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tài),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遺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
3、須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法學廣義上的遺失物包括同性質(zhì)、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飼養(yǎng)動物。
遺失物指非基于遺失人的意志而暫時喪失占有的物,遺失物只能是動產(chǎn),遺失物的拾得屬于事實行為,不以拾得人有行為能力為必要。遺失物只能是動產(chǎn),不動產(chǎn)不存在遺失的問題。遺失物也不是無主財產(chǎn),只不過是所有人喪失了對于物的占有,不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喪失對于物的占有的情況,則有種種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種原因遺失;還有其他的情況,例如直接占有人將物遺丟失,對于間接占有人即所有人來講,是為遺失物。再如,無行為能力的所有人將物拋棄,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權的拋棄。但是所有人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慮,將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隱秘的場所,這時所有人并沒有喪失對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遺失物,如果因年長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則為埋藏物或者隱藏物。
二、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本條是關于遺失物的保管的規(guī)定。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在返還前或者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在遺失物被領取前,也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損壞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遺失物不易保管或者保管費用過高的,公安機關可以及時拍賣、變賣,保存價金。拾得人和有關單位不能自行拍賣、變賣遺失物。
哦過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拾取者在拾到這類物品時應積極的進行上交,如相應的物主找到后,還是拒不上交的,我國的法律會認定這類犯罪者為侵權物品的行為,對我國的合法物主的法律權益進行保護。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qū)別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fā)生勞資糾紛怎么辦
2021-03-13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撫恤金的發(fā)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學生在學校發(fā)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簽有補償嗎
2021-01-09勞動關系轉(zhuǎn)移通知
2020-12-10如何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爭議仲裁調(diào)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nèi)容有哪些
2021-01-25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