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訴訟是債權人有效討債的手段之一,可是當遇到債務人死亡的情況時,不少債權人就不知道該怎么使用此項手段了。那么,債務人死了債權人要如何提起訴訟呢?其實這個問題也就是在問,債務人過世債權人該如何起訴?詳細內容可以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債務人死了債權人要如何提起訴訟
對于這類案件,主要涉及到幾個方面的問題:
1、原告和被告的主體資格問題。
債務人死亡后,債權人有沒有權直接以債務人的繼承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即原、被告的主體資格是否適格的問題?這要看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繼承人之間是否存在直接的利害關系。我國《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岀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按照上述規定,繼承人承認繼承,并不以接受繼承的明確的意思表示為要件,因此關于遺產的法律地位應理解為,自繼承開始(債務人死亡),遺產即歸屬繼承人,繼承人為數人時,各繼承人共同繼承,對遺產共同共有,也就是說繼承人是遺產的共同共有人。而遺產是債務人(被繼承人)全部財產上的權利、義務,由于債務人的債務未清償,自債務人死亡開始,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繼承人之間就存在著權利、義務的沖突關系,即法律上的直接利害關系,因此,債權人有權起訴被繼承人,要求繼承人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償付債務。
綜上所述,原、被告的主體資格是適格的。如甲向乙借款10萬元,立有借據,雙方約定利息及還款期限。還款期限到后,甲沒有還款,不久甲即死亡,遺有個人財產一批。甲死后為久,乙以甲的繼承人為被告起訴,要求其償還甲的債務。此種情況,法院應予以立案受理。
2、繼承人在訴訟前表示放棄繼承權,債權人仍有權把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列為被告提起訴訟。當然,在起訴前,如果債權人明確知道債務人的遺產已被處理完畢,也明確知道有部分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在此種情況下,債權人就無權把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列為共同被告提起。
二、債務人過世債權人如何起訴
在訴訟過程中,繼承人表示放棄繼承,也不愿參加訴訟的,是否繼續把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列為被告,進行實體審理的問題。如前所述,債權人享有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因此在訴訟中,繼承人即使表示放棄繼承,也可以繼續把其列為被告,至于是否繼續進行實體審理,要分別不同情況處理。
1、被繼承人(債務人)有遺產,則繼續進行審理實體。依照我國法律規定,債權人合法債權受法律保護。由于債務人(被繼承人)有遺產,債權人的合法債權就應依法受到清償,因此在訴訟中,繼承人即使表示放棄繼承,也可以繼續把其列為被告,進行實體審理,在依法確認債權人債權的前提下判決用債務人的遺產償還債務。
2、被繼承人(債務人)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應終結訴訟。根據繼承法規定,死者的債務應由他的遺產來清償,債權人以債務人的繼承人為被告起訴,目的就是要求繼承人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償還債務,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則直接用遺產來清償。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當承擔義務的人,對債權人來講,已無法實現其訴訟請求,訴訟繼續進行也沒有意義,因而應當終結訴訟。
3、被繼承人(債務人)沒有遺產,但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不能終結訴訟,而應當將其追加為被告,繼續進行審理。如此債務屬合伙債務,而其中一個合伙人死亡,且沒有遺產,此時不能終結訴訟,而應追加其他合伙人為共同被告,進行審理,由其他合伙人承擔償還債務的責任。
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在討債的過程中,雖說訴訟的手段比較有效,但它畢竟屬于公力救濟的一種,所以需要提高一定的材料、需要承擔舉證責任。對于這些,如果您自己做不好,那么建議您可以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根據您的情況,幫您順利的討回債務。
空頭支票的付款人是否為票據債務人?
反擔保人能不能要求債務人再反擔保
債權轉讓是否必須在起訴前告知債務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找拆遷律師打官司能提高拆遷補償嗎
2020-11-28利用注銷企業公章簽拆遷協議合法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