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別人的遺失物的處理,在生活中,大家選擇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赡苡行┤藭皶r交給公安部門,但也有一部分人會對遺失物占有。遺失物占有在法律上有明確占有和間接占有兩種。不管是哪種方式占有,其實都是不對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遺失物間接占有的法律規定是什么的問題。
一、遺失物的界定
遺失物須滿足下列條件:
1、須為動產。不動產如土地即使時間久遠致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一般動產外,有價證券、銀行存折及各種證書等也屬于動產范疇。
2、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成遺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進入他人地內、建筑物內,均不能構成遺失物。在自己房屋遺失的物品,不能視為遺失物。并且占有喪失必須具有確定性。無人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遺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
3、須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法學廣義上的遺失物包括同性質、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飼養動物。
二、遺失物間接占有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遺失物拾得,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法律對遺失物拾得的規定與無因管理多有不同,因此,無因管理的規定只有補充適用的余地。
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拾得人須為占有遺失物之人,但拾得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為之,而以發出指示的人為拾得人。若拾得行為由占有機關或占有輔助人為之,且在占有輔助關系范疇之內,則應以其所屬機關為拾得人,但若與所屬機關的指示無關,則系個人行為,由行為人為拾得人。同時有數人占有拾得物的,其數人為共同拾得人。
三、明確占有保護、必要費用請求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依據
1、明確占有保護的依據
認定遺失物管理人為有權占有,將能明確對其占有保護的依據。當其占有被第三人侵奪時,其有返還占有的請求權。通說認為,無權占有亦受占有保護。筆者認為,這種保護并非是對本權的保護(無權占有是沒有本權的占有),而是基于對社會秩序的保護。基于這種保護,不能認可無權占有人享有返還原物的物權請求權或債權請求權。
管理人有了本權,就可以發生占有連鎖。例如,管理人占有的遺失物被第三人侵奪,則管理人的占有轉化為間接占有,有權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占有回復請求權)。此時,失主為上層次間接占有人,管理人為下層次間接占有人,第三人為(無權)直接占有人。
2、明確必要費用返還請求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依據
在無因管理之債中,遺失物管理人有必要費用請求權。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我國《物權法》第112條第1款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痹摋l顯然包括了遺失物管理人的必要費用請求權。而認遺失物管理人為無權占有,勢必導致在法律、法理上否認該必要費用請求權。其一,我國《物權法》第112條第3款規定:“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鼻终?,即無權占有,條文中的侵占,是包括故意侵占和過失侵占的。失主拒絕返還必要費用的,無因管理人可以拒絕返還拾得物(占有抗辯);而惡意無權占有人則無此項權利。其二,善意無權占有人的必要費用返還請求權是以不當得利為基礎的。我國《物權法》第243條規定:“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占有人占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條文中權利人對善意無權占有人必要費用之償付義務,是不當得利之債的效力,并非無因管理之債的效力。
遺失物的無因管理人是在知道遺失物為他人之物的前提下進行管理的。如認為其對遺失物之占有為無權占有,從是否知情的角度,則無法把遺失物管理人歸入到善意占有的行列。而如把管理人的占有歸入到惡意占有的行列,又在邏輯上使其喪失了對必要費用的請求權。同時,也與規定“惡意”的立法意圖不符,使“惡意不受保護原則”陷入尷尬的境地。
無權占有分為惡意占有與善意占有。在拾得人為進行無因管理而占有遺失物的情形下,其主觀方面與惡意占有和善意占有的主觀方面存在原則區別。因此,管理人的占有不是無權占有。
占有,只是管理之必須。只有以占有為前提,才能對遺失物實施無因保管、保存行為。無因管理制度排除了管理行為的違法性,換言之,無因管理是一種違法阻卻事由。無權占有卻是一種剝奪有權占有的違法行為。
占有是一種法益,因無因管理而占有遺失物,并不剝奪本人的法益。因為,對遺失物的無因管理的基本事實是:本人先喪失占有以及管理人主觀為他人、客觀為他人條件的具備。管理人的管理,除了保管行為之外,最主要的目標是物歸其主。這是對法益的維護,而不是對法益的侵犯。可以存在為他人利益的(狹義)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而不可能存在為他人利益的無權占有。
事實行為是債發生原因的一種類型。引發債之事實行為,有違法事實行為,有合法事實行為。因違法事實行為發生之債,被害人為債權人;因合法事實行為發生之債,行為人為債權人。如果認為無因管理是合法的事實行為,又認為因無因管理而占有拾得物是無權占有(侵權行為),則不僅規則出現混亂、制度出現混亂、邏輯出現混亂,價值判斷。
通過小編的介紹可以看出,間接占有遺失物,如果拒不歸還、情節嚴重,給當事人造成嚴重的損失的話,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生活中,大家不要以為撿到別人的東西就是自己的了,其實,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及時還給當事人,或者交給警察。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催款律師函費用是多少
2021-02-14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