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雙務合同,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其中就包括抗辯權。抗辯權有很多種,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相對的有異時履行抗辯權,兩者在構成要件上面是不同的。那么異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異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異時履行抗辯權,包括后履行一方的抗辯權和先履行一方的抗辯權。后履行一方的抗辯權,是指在有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后履行合同的一方有權要求應當履行的一方履行其義務,如果應當履行的一方未履行債務或 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后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權拒絕應當先履行一方的履行的請求。此時,后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行使其異時履行抗辯權。
后履行一方抗辯權應適用的條件: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互負的對價給付債務;
2、合同中約定了履行的順序;
3、應當先履行的合同當事人沒有履行合同債務或者沒有正確履行債務;
4、應當先履行的對價給付是可能履行的義務。
二、區分永久抗辯權和暫時抗辯權的意義何在?
1、二者阻止請求權的時間(或程度)不同。如果是永久性抗辯權,產生的是永久性阻止請求權行使的效力;如果是暫時性抗辯權,產生的僅是暫時阻礙請求權行使的效力,無論行使多少次,也不發生永久阻礙請求權行使之效力,請求權于適當時候仍得以順利實現。拿贈與人窮困抗辯權來說,贈與人經濟恢復后,受贈人能否請求其履行,依這一權利屬永久性和屬暫時性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
2、二者的消滅事由不同。永久性抗辯權和暫時性抗辯權共同的消滅事由僅有兩項:請求權消滅或者拋棄抗辯權。除此之外,永久性抗辯權再無任何其他的消滅原因。但是,對于暫時性抗辯權而言,還可因產生暫時性抗辯權的基礎原因消失而消滅。例如,無先后履行順序的合同中,在對方無對待給付時,一方擁有同時履行抗辯權,但是待對方為對待給付之后,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基礎原因消失,該同時履行抗辯權即消滅。
綜上所述,異時履行抗辯權主要是后履行抗辯權,其成立條件包括雙方互相負有債務,合同中約定了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沒有及時履行義務等。當抗辯權行使后,合同的履行會告一段落,后履行一方中止履行義務。當先履行合同一方提供擔保后,另一方可以撤銷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5類情況,被舉報后村干部直接下崗!
2021-01-25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