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履行,一般是一方先履行義務,另一方需要支付價款,諸如工程建筑合同、房屋買賣合同等都屬于此類合同。對于對方沒有履行義務的,另一方也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不支付價款。由于義務的履行存在先后順序,故而也有朋友認為先履行抗辯權又叫順序履行抗辯權,事實是否如此呢,現在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先履行抗辯權又叫順序履行抗辯權?
順序履行抗辯權不是先履行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包括先履行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
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合同法第67條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值得提出,“順序履行抗辯權”這一名稱并非唯一,使用的人也比較少。不過,2008年司法考試卷三第57題選項a使用了“順序履行抗辯權”一詞。另有在同一以上使用“先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等詞語的。仔細說來,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比如“先履行抗辯權”強調先履行一方應先履行其債務;“后履行抗辯權”則強調抗辯權人本身履行的后在性。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根據大多數大陸法系合同法的理論,先履行抗辯權適用條件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先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均只能發生于雙務合同。因此,單務合同以及不完全的雙務合同均不能產生先履行抗辯權。
(二) 先履行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異時履行是指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對一些買賣合同,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一般采用同時履行主義。而對于有些合同如租賃、承攬、保管、倉儲、委托、行紀、居間等則一般應采用異時履行主義。
(三)先履行方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
(四)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能力。按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②喪失商業信譽;
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
④給付特定物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⑤其他情形。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先履行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判斷先履行抗辯權又叫順序履行抗辯權的觀點是錯誤的,順序履行抗辯權,有先履行和后履行之分。先履行抗辯權值存在與雙務合同之中,在行使抗辯權之時,需要通知對方,在法定的可以行使抗辯權的緣由消失之后,需要承擔繼續履行的義務。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殘疾認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31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軍婚的法律制度規定有哪些
2020-12-04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簡易程序和一般交通事故認定書有什么區別
2021-02-05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拆遷補償安置怎樣擇優選擇
2021-01-05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依照“城市”還是“農村”
2020-12-14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