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是以妨礙他人行使權力為存在目的的,在司法實踐中,抗辯權總是與請求權一起出現的,目的在于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我們通常所說的抗辯權是指合同法中的抗辯權,故而也就對保險法的抗辯權條款的規定不甚了解,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
不可抗辯條款作為我國新《保險法》修訂的主要亮點之一,規定在《保險法》第16條第3款,是指保險人對投保人在訂立合同時違反如實告知義務行為的抗辯權,在保險合同成立經過一段時間(又稱“不可抗辯期間”)后就不得行使。其法理基礎系為維護被保險人對保險的合理期待利益。
所謂不可抗辯條款,即投保前,投保人為避免增加保費或拒保而隱瞞病情投保。如果未盡告知義務,根據原保險法規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但在新保險法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2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二、具體的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介紹如下:
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
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
買保險的目的是希望在意外事故發生時,能減輕自己的財產責任,保險公司需要在保險范圍內支付相關費用。在買保險時,投保人應如實告知保險單位詢問的情況,若投保人對相關信息有所保留的,在發生伊娃事故時。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發生交通事故怎么報案
2021-03-20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什么情況下要補繳耕地占用稅
2021-02-26想了解棚戶區改造信息去哪里查詢
2021-01-11公房拆遷如何計算補償,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1-29評估報告可以拒絕接收嗎,會不會影響房屋補償
2020-11-20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農村宅基地住房拆遷補償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2濟南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樣規定的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