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簽了借貸合同后,就建立了債權債務關系,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民事權利關系。在民間借貸領域,債權債務糾紛時有發生。我國在調整債權債務關系上面也有多部法律法規,對于民間借貸當事人而言,有必要進行一定了解,那么關于債權債務法律法規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吧。
一、《民法通則》關于債權債務的規定
1、公民之間的借貸款,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應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出借人隨時可以請求返還,借方應當根據出借人的請求及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分期返還。
2、公民之間的生產經營性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生活性借貸利率。如因利率發生糾紛,應本著保護合法借貸關系,考慮當地實際情況,有利于生產和穩定經濟秩序的原則處理。
3、公民之間的無息借款,有約定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償還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應當予以準許。
4、借款雙方因利率發生爭議,如果約定不明,又不能證明的,可以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5、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二、《合同法》關于債權債務的規定
第二百條 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
第二百零六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第二百零七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條 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第二百一十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由此可見,我國關于債權債務法律法規,主要集中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另外,還有一些最高法出臺的司法解釋。在同一個債中,債權人和債務人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發生債務糾紛后,雙方選擇處理的方式也有很多,包括協商、調解和訴訟等。盡管相關法律已經比較完善,大家最好還是通過律師來進行維權。
債務違約的后果怎么處理?
婚前債務離婚怎么處理
公司債務催收有什么技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的車輛能借給別人嗎
2020-11-25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強拆在法律上屬于什么樣的概念
2020-11-24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