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是在雙務合同中由于負有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存在喪失商業信譽或者其他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時,受領方可以行使抗辯權。如果當事人以不安抗辯權為由不履行自己的義務,也不構成違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關于不安抗辯權的法律效力的法律知識。
一、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
按合同法第68條規定,先給付義務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有權中止履行。所謂中止履行,就是暫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義務仍然存在。在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此處所謂適當擔保,既指設定擔保的時間適當,更指設定的擔保能保障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得以實現。至于擔保的類型則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證,也可以是抵押、質押等。
二、先給付義務人解除合同
按合同法規定,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后,后給付義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給付義務人通知后給付義務人,通知到達時發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給付義務人有異議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與仲裁機構確認合同解除效力。
三、后給付義務人的行為構成違約時,應負違約責任
先履行方符合以上適用條件,即取得不安抗辯權。先履行方行使不安抗辯權將對雙方當事人產生何種影響,這就是不安抗辯權的效力。根據后履行方在合理期限內是否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能力,可將不安抗辯權的效力劃分為兩個層次。
1、第一次效力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應通知對方,并給對方一合理期限,使其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權利的行為,又是合法的行為,當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滿不履行債務或遲延履行,并不構成違約。中止履行乃暫停履行或延期履行之含義,因此它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關系消滅,而是維持合同關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則其行為構成違約,后履行方可要求其承擔債務責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應當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均可。借鑒英美法系預期違約制度的有關規定。我認為,該合理期限的確定應根據個案具體情況而定,但以不超過30天為宜。
(2)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未提供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而要求對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絕。
(3)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先履行方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能力后,先履行方不獲對待給付的危險消失,因此應當恢復履行合同。此時,充分體現了不安抗辯權的一時抗辯權的性質。
2、第二次效力
如果合理期限屆滿,后履行方未提供適當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則發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損害賠償。中國合同法明確賦予先履行方以解約權,這是對大陸法系各國不安抗辯權制度的重大發展,從而使得該制度能夠為先履行方提供更加充分的法律保護。
綜上所述,不安抗辯權的法律效力主要有三個方面,即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不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不構成違約,他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后履行的合同當事人將可能構成違約,也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是先仲裁還是先訴訟
2021-03-13勞務派遣安全事故如何認定
2020-12-31破壞軍人婚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21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