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務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由于當事人雙方都有各自的義務需要履行,都有相應的權利可以享有,這就導致這種合同關系存在很多風險。因此,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為當事人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抗辯權,以此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得以實現,后履行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就是其中的兩種。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二者的不同。
一、概念不同
1、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利。
2、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在傳統民法上,有后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后履行抗辯權之處。
二、構成要件不同
(一)后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1、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3、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4、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構成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三、適用條件不同
(一)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互負債務,且雙方債務有對價關系;
2、當事人雙方互負的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且均已屆清償期;
3、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債務;
4、對方當事人應履行的義務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2、該合同需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后履行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都是雙務合同中的抗辯權,但也存在許多不同點,詳言之,它們在概念含義、構成要件以及適用條件三個方面均有不同。因此,在選用抗辯權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權利主張,以免給自己造成損失。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制定的
2021-02-18鐵路拆遷補償
2020-12-19簡易房拆除程序
2020-11-19征地拆遷后農民就業問題如何解決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