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東山區律師 桑植縣律師 蒲江律師 榆次區律師 延吉市律師 信宜市律師 桃江縣律師
眾所周知,生活中難免會發生物品遺失事件,有些人會將遺失物和遺忘物混為一談。其中遺失物是指持有人因疏忽而丟失于公園、廣場或馬路上等公共活動空間,完全喪失控制力的財物。而遺失物與遺忘物的區分是必要的也是明顯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相同之處。那么關于遺失物和遺忘物的區別有哪些?對此由律霸的小編帶來詳細解答和論述。
遺忘物: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遺失的將所持有的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遺失物:財物所有或持有人因疏忽將財物失落在某處區別:前者經回憶可記起而后者不可主要依據:立法者本意(只能說明立法者的意愿,卻未必正確) 將非法占有遺忘物依侵占罪論處,非法占有遺失物交給民法調整(二者并不矛盾,具體交由民法或刑法調整應視具體數額而定,或取決于當事人選擇。
遺失物是一個特定的法學術語,是指動產的所有人、占有人因主觀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處而失去控制的物品。遺失物須滿足下列條件:須為動產。不動產如土地即使時間久遠致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一般動產外,有價證券、銀行存折及各種證書等也屬于動產范疇。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成遺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進入他人地內、建筑物內,均不能構成遺失物。在自己房屋遺失的物品,不能視為遺失物。并且占有喪失必須具有確定性。無人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遺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須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
從占有人喪失對物的占有時的心理狀態而言,遺失物占有人遺失動產時,往往是無意識的,事后也一般難以準確回憶或說明遺失發生的具體地點;而遺忘物的占有人均是有意識地將物放置于某地,事后也能準確地回憶或說明物所遺留的具體地點或場所。從拾得人的主觀心理狀態而言,拾得人對于所拾之物是遺忘物還是遺失物,往往會有直觀的判斷。侵占遺失物與侵占遺忘物所負法律責任迥然,一個只是作為民事糾紛來調解,而另一個要遭受國家刑罰。原因就在于,如果這兩種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己有,主觀惡性是不同的。侵占遺失物的主觀惡性小,所以只賠償;侵占遺忘物的主觀惡性大,所以要受刑罰懲罰。從占有變動模式上,遺失物為“占有— 無人占有”模式,而遺忘物采取“占有—占有” 模式。
總之近年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財物流轉趨勢頻繁,與之相應的遺失與遺忘財物的次數也呈上升趨勢,那么區分好遺失物和遺忘物的概念也是有必要的。再次提醒各位人民群眾保管好自己的財務,以免發生遺失情況。
車里的貴重物品丟失,停車場是否該賠?
運輸過程中物品損害如何索要賠償
我國關于航空旅客物品損害賠償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車輛是否報廢的證明責任
2021-01-18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