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不引起保證期間中斷嗎?
不引起保證期間中斷,最高人民法院主流觀點是,主債務人與連帶保證人的訴訟時效中斷關系不適用。訴訟時效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而應適用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也就是說,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訴訟時效中斷不引起保證期間中斷這個要看情況,訴訟時效的中斷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內,超過保證期間的履行行為則不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也不能就此推定為訴訟時效的重新確認。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訴訟時效中斷的相關情況認定,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上,還應當由司法機關對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進行認定,但對于第三方的保證期間或者擔保情況是不可以同時適用于訴訟時效中斷的。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2次判不離婚依據
2021-01-05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