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刑法條文的理解以及刑法案例的了解,我從兩個方面談論一下對正當防衛的看法。一、從不法侵害與正當防衛關系中區分正當防衛與事后防衛根據刑法第20條的規定,我國刑法理論都是將不法侵害是否結束作為區分正當防衛與事后防衛的標準。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不法侵害與正當防衛在時間上的聯系:要實施正當防衛就必要有不法侵害在先,因此決定二者在時間上是順延的。正當防衛的時間起點可能在不法侵害行為的時間終點以前,也可能與不法侵害行為的時間終點重合,甚至可能在不法侵害行為時間終點以后。因此,只從不法侵害一方面可能不易對正當防衛與事后防衛進行區分,而要從不法侵害與正當防衛兩個角度進行區分。例如,搶劫中,被害人一直被暴力挾制,被害人只有在搶劫完成,侵害人放松警惕后才有可能實施防衛,保護自己的財產。正因如此,要從防衛人的角度進行考察:其一,實施防衛可排除危害狀態或者減少危害程度;其二,防衛行為從一開始實施就一直連續不斷地進行,中間并沒有中斷;其三,根據當時具體的時間、地點的判斷,具有緊迫性,無法等待公力救濟,只有實施防衛行為,才能完整、及時的挽回損失。符合這幾點要求,即可認定,防衛行為在時間要件方面符合正當防衛的要求。當然,倘若防衛人的防衛行為是在不法侵害已經完全結束或者危險狀態雖尚在繼續中,但正當防衛行為并不能將其排除,便不能再實施防衛行為,否則,將視之為事后防衛,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作這樣的限定,是因為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主要是國家機關的職權。合法權益的維護主要還應當由國家機關依職權進行。從不法侵害與正當防衛關系中區分正當防衛與事后防衛,是符合保護正當防衛者的立法意圖,從正當防衛角度出發,給予防衛人應有的時間寬度,可以更好地及時有效地保障國家的、公共的、公民本人的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二、關于特殊防衛權《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國家設定無限防衛權的目的在于對公民正當防衛權利的保護,鼓勵和支持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并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分子進行警戒和震懾,同時避免行使正當防衛者受到不應有的懲罰,挫傷公民積極性。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它在某種程度上有導致公民防衛權濫用的危險。某些防衛人可能會利用這一條款實施無限度防衛”,出于報復心里仍然置不法侵害人于死地,造成故意防衛過當”。這種以強暴制強暴的做法顯然與正當防衛的立法意圖不相符。殺人,搶劫,強奸犯罪均屬于結果犯,在不同的犯罪階段存在著不同的犯罪形態,而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正在進行”,即從實際著手”至結果發生之前,根本來不及判斷傷害意圖,使得《刑法》第20第3款規定的犯罪范圍不清晰,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含義不明了,條文中使用行兇”產生的歧義,在實踐中帶來不必要的爭論。《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從輕處罰。”這就是說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不一定就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也不是一個絕對、獨立的量概念,而是相對的量比較。要正確地界定防衛行為是否過當,要將防衛行為的性質、手段、強度及造成的損害與不法侵害行為各方面加以比較。此處的明顯、重大”已是在放寬對防衛限度的要求,條款已明確防衛人擁有在遇到殺人、強奸等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時,且急迫必需的情況下,行使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權利。此時仍設定無限防衛權,只是增加了防衛者的放縱心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