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事行為能力上講,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大多數的民事活動都需要有監護人的追認才能有效。但在債權債務關系中,未成年人簽的欠條是否有效?如果有效,而未成年自身又沒有償還能力時,債權人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呢?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內容,本文將一一為您講述。
一、未成年人簽的欠條是否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因此,所謂的債務人在實施借款這一民事行為時若的十周歲左右的未成年人,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其數額較大的借款并非其按常理、智力所能理解并預見相關法律后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因此,未成年債務人獨立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屬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依法應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事后追認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用》第五條第一款“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二、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
基于監護人具有對被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也可被作為討債對象。
但是,法律規定的監護人范圍較廣,而且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本身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無行為能力人,有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的自己有財產,有的則無財產。
因此,僅僅了解監護人可以作為討債對象還不夠,還必須掌握其中的細節,以避免在催款清欠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應該明確,關于監護人范圍的規定不等于監護人的確定,法律規定監護人的范圍,是為防止出現被監護人無人監護的各種情況,而規定一定的順序的目的,則在于讓人們按排列次序確定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因而,作為債權人在一情況下可以以此類推,確定誰是監護人,并向其請求賠償。
未成年人的欠條不一定會無效,亦不一定會有效,而在有效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就成為債務人,需要向債權人償還債務。如果未成年人本身無法償還,債權人可向未成人的監護人討債。但具體應該怎么討債才有效,建議您咨詢專業的債權債務律師,以更好地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維護您的合法債權。
業務員個人出具的欠條是否對公司發生效力
沒有欠條但有錄音有用嗎,錄音的效力是怎樣的?
別人欠錢不還怎么辦?有欠條怎么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