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旌德縣律師 平利縣律師 安圖縣律師 蔚縣律師 南召縣律師 溧陽市律師 魏都區律師
一旦在當事人之間建立了合法的借貸關系的,那么就應當按照約定好的內容或法律中規定的內容,及時足額的進行還款,如若不然就有可能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那現實中,借款人借款不還是否會構成犯罪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吧。
一、借款不還是否會構成犯罪
借款不還是否構成犯罪,要看它是否滿足構成詐騙罪的條件,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如何區分借貸糾紛和詐騙罪
1、行為人的主觀意圖不同。詐騙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為人在借錢時就具有不歸還的意圖。詐騙罪以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因此,詐騙人“借錢”只是其虛構的幌子,主觀上根本沒有歸還的意圖。而正常的借貸人在借款時卻具有歸還的意思,往往只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債務不能及時歸還。
2、行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詐騙人在借款時都會采用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的手段,導致被害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如虛構借款用于某種投資或營利性的活動,又如虛構自已的財務狀況,使被害人誤信其有歸還的能力。而正常借貸中,借款人往往會如實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騙的方法。
3、行為人對借款的態度不同。詐騙人在騙得財物后不會考慮歸還財物,因此在財物的使用上毫無顧慮和節制,直接造成財物的滅失,如將借款用于賭博、吸毒或個人揮霍;而民間借貸中,借款人本身具有歸還借款的能力,或者將借款用于可產生合法收益的途徑,以保障歸還借款。
借款人要是有借款不還的情況,此時一般是按照民事糾紛進行處理的,既然屬于民事糾紛,當然也就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但要是借款人一開始借錢的時候就有不歸還的意圖,則這種情況下的借款就有可能構成《刑法》中規定的詐騙罪,因此借款不還是否構成犯罪,需要區分不同的情況分析處理。
拖欠個人借款不還怎么辦
借款人欠錢不還跑了怎么辦
借款擔保期限是多久?過期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單位用地轉讓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04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