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微信群里造謠和傳謠的,是屬于違法的行為,可以對當理人處治安管理處罰,情節嚴重的,會構成刑事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在網絡平臺上發布謠言,網絡平臺是否擔責
通常來說,網絡平臺服務商明知賣家利用網絡服務侵犯他人商標權的,但并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是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這里就涉及“通知”和“明知”兩個認定規則:
1、通知規則。
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接到該提示之后,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構成對網絡用戶實施的侵權行為的放任,具有間接故意,視為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行為,與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反之,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未經提示、或者經過提示之后即采取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就不必承擔責任。
2、明知規則。
網絡服務的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實施侵權行為,而未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放任不管或置之不理,任憑侵權行為的繼續發生,對被侵權人造成精神或名譽損害,對于該網絡用戶實施的侵權行為具有放任的間接故意,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財產侵權利息計算如何規定
2021-01-04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個稅贍養老人申報成功后多久有效
2021-01-19管轄權異議申請書(遺產繼承)
2021-03-16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