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有什么條件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要符合下列條件:
1、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和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2、當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順序。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后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后順序。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后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3、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合同效力的前提下,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后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4、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先履行抗辯權有哪些效力
1、第一次效力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應通知對方,并給對方一合理期限,使其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權利的行為,又是合法的行為,當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滿不履行債務或遲延履行,并不構成違約。中止履行是暫停履行或延期履行,它并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關系消滅,而是維持合同關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則其行為構成違約,后履行方可要求其承擔債務責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應當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均可。
(2)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未提供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而要求對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絕。
(3)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先履行方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能力后,先履行方不再有對方不能給付的危險,因此應當恢復履行合同。
2、第二次效力
如果合理期限屆滿,后履行方未提供適當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則發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土地承包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2-23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城中村”改造的拆遷安置補償款怎么計算及其流程是什么
2021-01-07征地拆遷安置補償不服可以起訴嗎
2020-11-17航拍圖是不是認定違章建筑的標準
2021-02-27長沙拆遷政策(房屋征收與補償標準)
2021-02-02拆遷維權程序中要遵守的時間規定
2020-11-24國家征地怎么賠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