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再審超過期限怎么辦
當事人有個申請再審的期限,如果當事人超過再審期限而想要申請再審的話,可以有以下兩種途徑:
1、向法院申訴,
2、向檢察院申請抗訴,以上兩種方法是不受再審提起期限的限制的。
二、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
民事、行政案件為6個月,刑事案件為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2年
對生效裁判不服的,新民訴法第204條明確規(guī)定了六個月的再審申請期限。新行訴法雖沒有規(guī)定再審申請期限,但其第98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據此,行政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也應為六個月。
新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同樣沒有規(guī)定再審申請(申訴)期限,但《關于規(guī)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法發(fā)[2002]13號)第10條卻規(guī)定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兩年的申訴期限,同時規(guī)定了逾期申請的例外情形:
(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2)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屬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不屬于這三種情形的,逾期申請不予受理。而在現實中,逾期申請再審的情形屢見不鮮。這樣,不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有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駁回的情形存在。
三、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如何處理
不論民、行、刑案,均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那么,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當事人能否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呢?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而且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檢察機關發(fā)現錯誤裁判的一條重要途徑,申訴材料也只是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檢察建議的來料來源之一。
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訴法第209條規(guī)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規(guī)定了三個前提條件:“(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這一規(guī)定賦予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權利,同時將向法院申請再審作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請再審被法院駁回的,顯然符合第一種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抗議或者抗訴的。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則與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后轉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四、行政訴訟案件不適用新民訴法第209條
可不申請法院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或抗訴
需要進一步斟酌的是,新行訴法沒有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規(guī)定,是否應當適用新行訴法第98條及新民訴法第209條規(guī)定,必須在被法院駁回再審申請后再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依筆者之見是不可以適用的,行政案件當事人可以不向法院申請再審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新行訴法第98條規(guī)定的是“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guī)定的”才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而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可否依當事人申請的問題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之列。
那么可不可以用公權法定來說事呢?答案應該也是否定性的。一是這個問題可轉換為當事人可否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如此便是“法無禁止即自由”了。而檢察機關從當事人的申請中發(fā)現了錯誤的生效裁判,依法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二是檢察機關原本沒有參加行政訴訟,當事人的申請是其發(fā)現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重要途徑,在許多案件中甚至是必要的條件。所以,要提起對錯誤生效行政裁判的抗訴或檢察建議,就應當允許其將當事人的申請作為行使監(jiān)督權的重要材料來源。
五、最后通道:以涉訴信訪形式轉而啟動法院再審程序
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
再則,逾期申請再審的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其唯一的救濟途徑還是救濟途徑之一?比如是否可以將逾期的再審申請看成是一種涉訴信訪,并將其作為法院內部審判監(jiān)督的來料來源之一進而轉入由法院內部啟動再審程序。
按照新近的涉訴信訪政策即中央兩辦《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的要求,涉訴信訪須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將其導入司法程序機制,并且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其規(guī)定:“對于已經結案,但符合復議、復核、再審條件的,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已經窮盡法律程序的,依法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結決定。除有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啟動復查程序。”那么,逾期申請再審究竟屬于其中的哪一種情形?
逾期申請再審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逾期即超過再審申請的法定期限;二是申請即要求對其認為錯誤的生效裁判予以再審改正。剩下的問題是:
(1)是否符合再審條件?
(2)是否屬于窮盡法律程序?
先以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為例: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僅僅不符合申請再審的申請期限條件,并非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guī)定的本院院長或上級法院發(fā)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條件,也不一定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guī)定的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實質條件。而且,既然還有法院內部發(fā)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啟動再審的審判監(jiān)督程序,逾期申請再審也就不屬于“已經窮盡法律程序”。
因此,可以將逾期申請再審的申請看作是符合再審條件的涉訴信訪,依法轉入相應法律程序辦理,也即本院提起再審或者上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審或指令下級法院再審。只有如此窮盡法律程序之后當事人反復纏訪纏訴的,才能按照涉訴信訪終結程序辦理。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的可以如此辦理,與其同理刑事、行政案件的逾期申請再審的也不應例外。
【總結】逾期申請再審的救濟途徑可以概括為:不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在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后可以轉而為向檢察機關申請或請求再審檢察建議或抗訴,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還可以不以申請再審為前置條件而直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此外,法院也可以將當事人的逾期再審申請或被駁回再審申請后繼續(xù)向法院“申訴”的作為涉訴信訪,對其中符合再審條件的以本院院長發(fā)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名義啟動再審程序或由上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審或指令再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探望權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11-17法律有無規(guī)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同居子女撫養(yǎng)協(xié)議樣本
2021-03-17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民事裁定管轄的規(guī)定
2020-11-09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停發(fā)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fā)嗎
2021-03-16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