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雙方當事人協商的,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可分期支付
賠償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裁定。對于物質損失的界定,主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即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
“物質損失”的含義:
要明確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首先理解什么是“物質損失”,對于“物質損失”的理解,應該結合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結合國情和審判實踐理解和適用。應從三方面理解:
1、不包括精神損失,這一點法律已經作出明確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同時,《規定》還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且新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沒有將精神損害賠償金納入其中。
2、不包括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的物質損失。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在盜竊、詐騙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侵財型犯罪中,被害人因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遭受的物質損失只能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予以追繳或責令退賠,而不能通過附帶民事訴訟直接獲得賠償。
3、不包括包括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的賠償范圍內并沒有明確規定賠償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故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不能納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征地拆遷中,申請信息公開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0-12-15什么樣的房屋征收屬于棚戶區改造,如何賠償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