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代位權
1、民法之代位權
代位權,是指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行使條件為:債權合法、怠于行使、債權到期、造成損害和非專屬權。所謂專屬權,包括基于撫養關系、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安置費、人壽保險、賠償請求權等權利;怠于行使是指債務人既不行使債權又不以訴訟或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債權。
2、保險代位權
又稱權益轉讓,是指由于第三人過錯致使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事故造成損害,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給付保險金后,可以在賠償金范圍內取代被保險人而享有向該致害第三人請求賠償的權利。保險代位權是民法代位權在領域的應用。
保險代位權源于但超越了民法代位權,作為法定轉移的代位權,保險人支付保險金后取得代位求償權,該項權利不再屬于被保險人,這是保險代位權與民法代位權的根本區別。
保險代位權派生于保險法損害填補原則,所謂損害填補原則,是指保險事故發生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只能獲得與其損害相當的賠償,不得因而獲得超過損害的利益,及不當得利。
保險代位權不適用與人身保險領域。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無價的,因此,基于價值評估的損害填補原則在人身保險領域無適用的余地。這在保險法的編排體系中可以清晰的驗證:保險代為制度只規定在財產保險合同部分;同時,保險法第68條規定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而保險人不得追償。
保險合同格式條款適用不利解釋原則
保險合同條款引發爭議或分歧時,裁判機構作利于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解釋,這是由保險合同當事人地位懸殊的特性決定的(甚至可以說,被保險人幾乎被剝奪了保險合同內容訂立之自由)。同時,作為典型的符合合同,保險合同不利解釋原則源于公平原則,是對該原則的深化;但是,不利原則在保險合同解釋中只能是第二位的解釋原則,即,只有在條款本身有歧義或爭議時適用,這是民法私法自治與契約自由原則在保險法中的運用。有關保險合同爭議條款的解釋,張*勝律師已經在上一篇文章中詳細分析,此不贅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出售口罩違法嗎
2021-03-05臨時工工傷如何賠償打官司
2020-11-23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