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代回避的法定事由不夠準確
開庭時審判人員首先要向當事人交代關于回避的法定事由,而回避的法定事由在刑訴法第28條和29條、民訴法的第45條均作出了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規定》第1條、第2條在訴訟法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和完善了回避的法定情形,審判人員應當將這些回避的法定事由完整地告知當事人,不能有遺漏。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有些審判人員只援引訴訟法的規定,告知當事人訴訟法中規定的幾項回避事由,而遺漏了《若干規定》中補充的事由。
有的審判人員在表述回避的事由時用語不夠準確,針對有的當事人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較差的情況,允許審判人員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向當事人解釋回避權,但是這必須建立在全面告知法定事由的基礎上,不得任意斷章取義或者歪曲解釋。例如有的審判人員將回避權僅概括為“是否與你有仇、有矛盾”“是否同意我處理你的案件”“是否換人處理”等簡單幾句話,這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也有背設立回避制度的初衷。
二、交代回避的主體范圍欠缺完整
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有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和檢查人。這里面有的是出庭人員,有的是僅提供書面鑒定、勘驗等結論而不出庭的人,如果一個案件中涉及到這些人員,審判人員均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他們回避。但是在實踐中,有的審判人員僅告知當事人對出庭的人員有權申請回避,而對那些未出庭的鑒定人、勘驗人、檢查人等均遺漏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在刑事訴訟中,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人不出庭的案件,有時也會出現忘記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公訴人及書記員回避的情況。從而導致向當事人交代回避主體的范圍不完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廉江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