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訴訟法中關于回避制度存在的幾個問題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991人看過

一、交代回避的法定事由不夠準確

開庭時審判人員首先要向當事人交代關于回避的法定事由,而回避的法定事由在刑訴法第28條和29條、民訴法的第45條均作出了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規定》第1條、第2條在訴訟法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和完善了回避的法定情形,審判人員應當將這些回避的法定事由完整地告知當事人,不能有遺漏。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有些審判人員只援引訴訟法的規定,告知當事人訴訟法中規定的幾項回避事由,而遺漏了《若干規定》中補充的事由。

有的審判人員在表述回避的事由時用語不夠準確,針對有的當事人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較差的情況,允許審判人員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向當事人解釋回避權,但是這必須建立在全面告知法定事由的基礎上,不得任意斷章取義或者歪曲解釋。例如有的審判人員將回避權僅概括為“是否與你有仇、有矛盾”“是否同意我處理你的案件”“是否換人處理”等簡單幾句話,這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也有背設立回避制度的初衷。

二、交代回避的主體范圍欠缺完整

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有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和檢查人。這里面有的是出庭人員,有的是僅提供書面鑒定、勘驗等結論而不出庭的人,如果一個案件中涉及到這些人員,審判人員均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他們回避。但是在實踐中,有的審判人員僅告知當事人對出庭的人員有權申請回避,而對那些未出庭的鑒定人、勘驗人、檢查人等均遺漏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在刑事訴訟中,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人不出庭的案件,有時也會出現忘記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公訴人及書記員回避的情況。從而導致向當事人交代回避主體的范圍不完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曉凡

李曉凡

執業證號:

14401201211071816

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

簡介:

鄭州大約法學院,本科,專職律師5 年,處理過大量的刑事案件,公司法律事務,民間借貸,合同糾紛,房產糾紛等,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曉凡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