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彈劾式訴訟
最古老的訴訟形式,始于奴隸社會。
彈劾式訴訟的特點:
1.不訴不理。訴訟是否提起完全取決于受害人。受害人不起訴,即使發生的罪惡再嚴重,官府也不去主動干預。
2.受害人和被告人在法庭上地位的平等的,雙方可以自由辯論。
3.法官在訴訟中處于中立地位,只有裁判權,沒有對罪犯的控訴只能。
4.審判公開進行。旁聽群眾對是否構成犯罪可以發表意見。
二、糾問式訴訟
古老的訴訟形式,適于封建社會。
糾問式訴訟的特點:
1.一旦出現犯罪,國家官吏有權主動追究犯罪,不管被害人是否報案。
2.控訴職能和審判職能不分。法官集偵查權、控訴權和審判權于一身。
3.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只承擔義務,不享受任何權利,更沒有辯護權。
4.依被告人口供定案,刑訊與審判緊密聯系在一起。
5.一般不公開審理。
中國封建社會漫長,糾問式傳統影響很深。中國封建制度下還有一個特點,國家不設專職法官,法官由行政長官兼任。
三、混合式訴訟
起源于資本主義社會。
混合式訴訟的特點:
1.將刑事訴訟分為兩個階段。偵查機關和審判機關分離。偵查機關負責追訴,實行糾問式訴訟,法院負責審判,實行彈劾式訴訟。
2.偵查起訴階段實行糾問式訴訟。
①被害人不是原告,不管被害人是否控告,國家也要依職權追究犯罪。
②被告人不能作為訴訟客體對待,訴訟權利差。
③偵查活動不公開,不可辯論。
3.審判階段實行彈劾式訴訟。
①實行不告不理原則,沒有公訴人起訴法院不能主動追究犯罪。
②法官居于裁判者地位,沒有控訴只能。
③控辯雙方在法庭上地位平等,可以辯論。
④審判公開進行。
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是混合式刑事訴訟形式。
即:
不管有沒有被害人,被害人是否控告,國家都要依職權追究犯罪。是否立案,是否起訴,是否定罪,由國家決定,不由被害人決定。
偵查機關的職責是查明事實,無權力決定公民是否有罪和如何處罰。
檢察院作為國家機關行使控訴職能,一般情況下被害人不是原告。
法院實行不告不理原則,不能主動追究犯罪。
檢察院行使控訴職能,辯護律師行使辯護職能,雙方地位平等,可以辯論。
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和個人干涉。
審判公開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管理系統軟件知識產權如何界定
2021-01-22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殘廢
2021-02-17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